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物理AI浪潮来袭,散户如何抓住这波科技新机遇?

   时间:2025-07-17 13:22:54 来源:郑重看股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科技领域迎来了一次重大震动,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链博会上提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观点: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重大突破点将是“物理AI”。作为拥有20年财经经验的资深观察者,我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读这一新概念,并探讨它可能为散户投资者带来的机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物理AI”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新概念。以往,软件开发依赖于程序员手动编写代码,明确指示计算机执行每一步操作。而物理AI则不同,它能够根据物理定律(例如牛顿定律、热力学原理)自主学习,从大量数据中提炼规律,直接预测结果。以台风预报为例,过去需要气象员输入复杂的公式进行计算,而现在,物理AI通过分析数百年的台风数据,能够自主发现规律,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黄仁勋之所以如此看重物理AI,是因为它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航空领域,传统机翼设计需要通过风洞实验进行长达半年的测试,而物理AI则能在三天内模拟出最优方案,将成本降低一半。在药物研发方面,物理AI能够根据分子结构规律,快速计算出有效的药物配方,避免了反复的试错过程,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物理AI带来的机遇何在?首先,算力是关键。物理AI需要处理庞大的物理数据,对芯片算力的要求远高于传统AI,因此,英伟达等GPU制造商以及国内算力集群企业将迎来长期的发展机遇。其次,工业软件领域也将迎来变革。过去依赖于人工编写的工程模拟软件,未来将与物理AI相结合,为工业仿真、CAE软件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在材料科学领域,新型电池、特种材料等企业的研发效率有望通过物理AI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推动业绩的快速增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物理AI并非短期炒作的概念。其落地应用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投资者应着眼于中长线布局。回顾AI刚兴起时,许多投资者因追涨杀跌而蒙受损失,但那些坚持投资于算力、算法公司的投资者,如今已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面对这一新趋势,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先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再行动。物理AI的核心在于“利用机器学习物理规律,替代人工完成繁重任务”,只要这一方向保持不变,相关硬科技公司就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作为投资者,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把握科技发展的新机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