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银行股“牛回头”后市何去何从?机构看法不一

   时间:2025-07-17 09:21:09 来源:券商中国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7月16日的交易中,沪深指数均收盘下跌,但个股市场表现却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其中,银行股的下跌成为拖累指数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近四个交易日银行指数回撤约2.54%,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对于银行股的回调,有公募基金分析师指出,部分资金在获利后选择离场,导致了板块的短期回调。随着7月部分银行进入分红周期,一些投资者采取了“分红前买入,股权登记日后卖出”的套利策略,增加了市场的短期抛压。

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7月16日,银行板块的市盈率约为7.42倍,处于过去十年96.28%的高分位水平,市净率则约为0.74倍。尽管多家机构仍看好银行板块的前景,但也有公募人士提出,当前银行股的估值已经“不再低廉”。

近期,银行板块整体经历了“回调”行情,齐鲁银行、青农商行、长沙银行和兰州银行等个股跌幅较大,对大盘指数的表现也产生了拖累。市场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近期多家银行股东高位减持有关,如杭州银行和齐鲁银行均发布了股东减持公告,对市场情绪造成了一定影响。

然而,从长期表现来看,银行板块依然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Wind数据显示,自去年“9·24”以来,银行指数涨幅超过47%,成为A股市场整体上行的重要“稳定器”。多只银行主题ETF年内涨幅也超过了19%,显示出资金对银行板块的青睐。

资金层面的推动被认为是银行股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保险资金面临资产荒困境,而银行股因其经营稳定性和持续分红特性,成为了险资配置的优选。公募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也在逐步提升,为银行股股价提供了支撑。

对于银行板块的后市表现,有机构认为,在当前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银行股在盈利和分红的稳定性上具有独特优势,仍具备配置价值。同时,银行的基本面也比较稳定,部分优质银行的ROE数据表现良好,提升了板块整体表现。

还有公募基金指出,部分银行在过去几年购买了大量债券,形成了巨大的浮盈,这为银行未来的盈利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同时,随着银行净息差企稳和规模稳定增长,银行有望从纯粹的价值股转变为稳健成长股,这是银行相比其他高股息板块的核心优势。

然而,也有公募人士对当前银行股的估值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虽然整体银行的PB不超过0.8倍,但只要PB不超过1,就没有泡沫风险。但随着银行股价格的上涨,这一风险也在逐步增加。

综合来看,银行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备配置价值,但投资者也需关注估值风险,谨慎决策。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