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充电宝行业洗牌,3C认证成出行“硬通货”,消费者如何应对?

   时间:2025-07-17 09:16:18 来源:财经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充电宝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充电宝因缺少3C标识而被机场安检拦下,导致出行受阻。

这一变化源自中国民航局于2025年6月28日发布的一项紧急通知。通知明确规定,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或被列为召回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一出,全国各大机场迅速响应,严格执行。

新规实施仅半个月,各地机场便出现了大量因充电宝问题而受阻的旅客。有的旅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携带了不合规的充电宝,被安检拦下后不得不选择当场丢弃或暂存;有的旅客则抱怨在购买充电宝时并未注意到这些规定。更有甚者,发现禁令的范围似乎还在不断扩大,连相机电池等物品也受到了影响。

充电宝行业的这场监管风暴,不仅让消费者出行受阻,更让整个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知名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在宣布召回3款型号共49.17万台充电宝后不久,又突然发布停工停产通知,停工时间长达六个月。这一消息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那么,这场充电宝行业的闹剧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新规下的充电宝困境又该如何解决?

事实上,3C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是中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而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自2023年8月1日起,中国便开始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3C认证管理。经过一年的过渡期后,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相关产品,便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然而,尽管新规早已出台,但仍有不少充电宝厂商未能及时跟进,导致大量不合规产品流入市场。这些不合规产品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更让整个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民航局紧急出台新规,无疑是对充电宝行业的一次严厉警醒。

面对新规的严厉打击,充电宝厂商们纷纷开始寻求出路。有的厂商选择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所有产品均符合3C认证要求;有的厂商则选择转型升级,开发更加安全、便捷的新型充电宝产品。然而,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

在这场监管风暴中,消费者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关注充电宝的3C认证情况,还需要在购买时仔细核对产品信息,确保所购买的充电宝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也需要遵守相应规定,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