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充电宝的一系列新规在消费者中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遭遇:充电宝因不符合新规被机场安检拦下,导致出行受阻。
这一新规源自中国民航局于2025年6月28日发布的紧急通知。通知明确规定,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或被列为召回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新规实施仅半个月,全国各地机场便频繁出现因充电宝不合规而引发的混乱场面。
有旅客在机场无奈丢弃充电宝,有的机场则提供了暂存服务,允许充电宝寄存七天。不少消费者抱怨,在购买充电宝时并未注意到这些规定,而有的人甚至发现禁令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相机电池等其他领域。
新规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也给充电宝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监管压力。知名充电宝品牌罗马仕在宣布召回3款型号共49.17万台充电宝后,于7月6日凌晨突然发布停工停产通知,停工时间长达六个月。这一消息无疑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3C认证成为了此次新规中的关键词。3C认证是中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而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充电宝等电子产品只有通过3C认证,才能在电气安全、电池安全以及环保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然而,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充电宝时并未注意到这一认证标识。孙先生和张女士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孙先生因充电宝没有3C标识而无法登机,尽管机场提供了暂存服务,但因距离问题而无奈放弃。张女士则因临时发现充电宝没有3C标识而紧急向朋友借了一个,才顺利出国游玩。
除了3C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外,一些消费者还反映,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召回信息后,按照品牌方提供的处理建议操作却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有品牌建议消费者用盐水浸泡充电宝,但这一做法可能引发触电风险。
此次新规的实施无疑给充电宝行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选择合规的充电宝产品,也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