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永辉超市“胖改”之路:从对手到盟友,能否实现华丽翻身?

   时间:2025-07-14 18:03:06 来源:深氪新消费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商超界,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正席卷而来,而这场风暴的中心,竟是两家看似毫无交集的企业——河南本土商超巨头胖东来与曾经的生鲜零售龙头永辉超市。

胖东来,这个起源于河南许昌的小品牌,凭借其卓越的服务体验和独特的经营理念,逐渐在业界树立了标杆地位,甚至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商超前来取经。而永辉超市,作为曾经的业界明星,却在近年来陷入了连续亏损、负债率攀升的困境,急需寻找新的出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永辉超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胖东来学习,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从2024年初开始,永辉便设立了专项小组,深入胖东来的门店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不仅编写了详细的学习手册,还在郑州、许昌等地开设了多家试点门店,以胖东来为模板进行改造。

改造的效果是显著的。以郑州信万广场店为例,该店在改造后恢复营业首日,销售额达到了调改前平均日销的13.9倍,客流也激增了5.3倍。这一成绩无疑给永辉打了一剂强心针,也坚定了他们继续推进改造计划的决心。

然而,改造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永辉超市在近年来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总营收连年下滑,扣非净亏损累计高达90亿元,坪效也大幅下降,迫使公司不得不关闭部分门店以止损。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改造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投资,也是对公司现金流的一次严峻考验。

尽管改造后的门店在客流和销售额上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永辉超市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改造的成本高昂,据估算,改造一家门店平均需要800万元,这对于已经现金流紧张的永辉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改造后的门店虽然在形式上模仿了胖东来,但在员工关怀、商品质量等核心经营理念上,永辉与胖东来仍有不小的差距。

以员工薪资为例,尽管永辉在改造后提高了员工的薪资待遇,但这一增长是建立在原本偏低的薪资基数之上的。与胖东来在许昌这一四线城市所提供的超过5000元的最低基础薪资相比,永辉的薪资水平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改造后的永辉还引入了五色卡扣分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考核和管理,这也引发了一些员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除了内部挑战外,永辉超市还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随着名创优品成为永辉的第一大股东,永辉的经营策略和管理层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在永辉董事会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并推动了供应链的大变革,推行“裸价直采”模式以降低采购成本。然而,这一模式也带来了与供应商关系的重新调整、成本控制以及运营效率的挑战。

在这场变革风暴中,永辉超市无疑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他们既要与现金流的紧张状况赛跑,又要在“胖东来基因”与“永辉本体”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应对来自内部的员工管理和薪资问题,又要面对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供应链变革的挑战。永辉能否在这场变革中逆势翻身,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