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电力市场迎来重大变革,国家正式推出了《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统一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的市场规则与交易品种,实现跨电网经营区的电力交易常态化。企业只需在其中一区域注册,便可在两大电网经营区内自由开展电力交易,此举将极大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7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该方案的复函,为2025年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目标注入了加速动力。我国电力市场因此跃升为全球规模最大、主体最多、绿色电力占比最高的电力交易市场。
电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无法存储、瞬时平衡及依赖电网传输的特性,使得此次方案的实施尤为关键。方案首次明确由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联合负责交易组织、信息发布与结算工作,此举打破了两大电网间的制度壁垒,为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铺平了道路。
目前,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之间已建成多条重要的电力传输线路,如闽粤直流、江城直流等,这些线路如同“电力高速公路”,实现了两大电网的物理连接。结合新出台的跨电网电力交易机制,西北的风电、光电得以照亮南方,云贵的水电也能顺利输送到长三角地区。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市场部主任张显表示,当前绿色电力需求旺盛,特别是在大湾区、长三角等地,企业希望通过使用绿色电力来降低产品碳含量,提升绿色竞争力。而这些绿色电力资源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
根据方案,西北、蒙西、云贵等地的绿色电力将更多地输送到南方和长三角地区。电力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参与跨电网电力交易,交易品种包括中长期、现货及绿色电力等。现货交易将从日前开始,按日进行。
在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屡创新高。跨电网交易机制的实施,为电力稳定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通过跨经营区电力交易,首次实现了三省区联合增援华东地区,有效缓解了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之间的重要电力联络线,包括江城直流和闽粤直流,合计输电能力达到5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规模。这些联络线不仅输送了富含环境价值的绿色电力,还在高峰时期提供了重要的保供电力。
张显主任强调,随着跨电网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绿色电力和高峰保供电力的大范围输送将成为可能,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