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金融街的一个宁静周末,泓德基金悄然发布了一则人事变动公告,标志着其高管团队的一次重要调整。公告显示,原督察长李晓春因达到退休年龄,正式离任;与此同时,原副总经理李娇则接过了督察长的接力棒,完成了职务的平稳过渡。
李晓春,这位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将,自2015年起便担任泓德基金的督察长,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与发展。他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曾在多家知名金融机构担任要职,包括国泰君安、世纪证券公司、西藏同信证券等,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加入泓德基金后,他更是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公司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泓德基金今年首次进行高管调整。早在今年3月,公司就已宣布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童良发因退休离任,由总经理王德晓兼任首席信息官一职。此次李晓春的退休和李娇的转任,再次体现了泓德基金在人事安排上的“向内求”策略。
李娇,作为泓德基金的“阳光系”干将,自2015年加入公司以来,历任多个岗位,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她曾在阳光资管担任财务岗,后加入泓德基金,历任财务总监、业务发展部总监等职务,后升任副总经理。此次转任督察长,无疑是对她多年工作成果的肯定,同时也为她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随着这些老将的陆续退休,泓德基金的高管团队也面临着人才结构单一且老龄化的问题。作为个人系公募基金,泓德基金与阳光保险渊源颇深,目前高管团队中“阳光系”烙印深刻。这种独特的基因在初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发展,但如今却似乎成为了转型的桎梏。
近年来,泓德基金虽开始逐步引进非“阳光系”基金经理,但新晋力量尚未能完全扛起公司的大旗。目前,公司21位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为3.92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昔日老将如秋叶飘零,新芽却因经验匮乏而难以迅速成长。
此次李娇的转任,使得泓德基金的核心决策层几乎全由“阳光系”旧部掌控。这种“向内求”的任职逻辑,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的稳定,但也可能限制了新鲜血液的成长空间。对于个人系公募基金而言,如何在保持团队稳定的同时,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泓德基金的发展历程,曾坚信“慢即是快”的理念,追求业绩的长青而非规模的狂奔。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泓德基金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创始团队迎来退休潮时,如何确保新晋力量能够迅速成长并扛起公司的大旗,成为了泓德基金未来发展的关键。
李晓春的退休,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句号,也象征着泓德基金一个时代的结束。随着最后一批创业老将的退场,“阳光系”的权杖仍在闭环中传递。然而,对于泓德基金而言,唯有向外求新,给稚嫩新芽破土而出的机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