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景德镇瑶里古镇因一起门票风波成为了舆论焦点。据报道,自7月10日始,瑶里古镇的运营方突然在村口设立收费关卡,入村门票价格定为30元,套票则高达110元,此举甚至对村民的亲朋好友也不例外。
这一突如其来的收费政策,不仅引起了游客的不满,更让当地的村民深感困扰。据村民们反映,自收费以来,游客数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他们依赖民宿生意为生的生计。为了应对这一困境,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引导游客绕行免费通道进入古镇,并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无需购票”的信息。
瑶里古镇,这个世代居住的家园,如今却变成了收费的旅游景点。村民们质疑,运营公司究竟有何底气,敢于拿他们的生计作为赌注?在他们看来,古镇的魅力在于其原生态的烟火气和村民与游客之间的自然互动。
以乌镇为例,其之所以能够火爆一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坚持的“留人留生活”原则。在乌镇东栅,至今仍有70%的原住民居住,他们自在生活的同时,也经营着自己的生意。相比之下,一些古镇在开发过程中却走了弯路。如湖南凤凰古城,在2013年开始收取门票后,游客数量锐减60%,最终不得不迫于压力取消门票。浙江南浔古镇在早期开发中,将原住民整体迁出,用高端酒店取代市井生活,结果也未能如愿。
瑶里古镇的村民们通过“免费指引”游客的方式,与景区运营方形成了对立。这种无奈之下的生存抗争,不仅反映了村民们对门票政策的强烈不满,更凸显了他们对古镇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收费的门槛不仅挡住了游客的脚步,更寒了村民的心。
村民们希望景区运营方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重视他们的利益和感受。毕竟,一个没有原始村民参与的古镇,将失去其独特的灵魂和生命力。对于景区运营方而言,短期的门票收入固然重要,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更为关键。切勿因小失大,为了区区一张门票而损害了古镇的整体利益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