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稀土产业变革进行时:价格上涨与全球供应链如何重塑?

   时间:2025-07-14 03:13:4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稀土产业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2025年7月,全球稀土市场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宣布将第三季度稀土精矿的关联交易价格上调至不含税的19109元/吨(REO=50%),这一涨幅达到了1.51%,并且这已经是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连续第四个季度调价。供需关系的微妙平衡、政策的坚定支持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共同构成了这一产业变革的三大支柱。

在国内市场,稀土价格的持续上涨并非偶然现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的价格相比2024年三季度的低点,已经累计上涨了14.14%。同时,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发布的价格指数也达到了185.8,较年初提升了13%。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供需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供应端,缅甸稀土矿因雨季影响进口量下降,美国稀土矿的进口则陷入停滞,而国内尾矿资源的开发正在逐步释放产能,如包钢股份的年产45万吨稀土精矿项目。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叠加海外订单的逐步恢复,共同推动了稀土主流产品价格的企稳。

作为中国稀土产业的领军企业,北方稀土的业绩表现堪称奇迹。2025年上半年,北方稀土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至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82%-2014%;扣非净利润更是达到了8.8亿至9.4亿元,同比暴增5538%-5922%。这一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成本优化的显著成效、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市场扩张的积极成果。通过工艺升级和降本增效,北方稀土的冶炼分离成本大幅降低;同时,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海外订单的恢复与国内新能源需求的增长,也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在全球稀土市场上,美国的“稀土独立”计划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尽管MP Materials作为美国稀土产业的代表企业,其产业链仍存在明显短板,如磁材产能不足、高端磁材与重稀土分离技术依赖海外等,但其“价格下限协议”机制却可能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机制使得美国市场的镨钕价格形成了一个“价格锚定”,对全球镨钕价格构成了支撑。长期来看,如果MP Materials的产能完全释放,或将对中国在中重稀土领域的定价权构成挑战。

尽管如此,中国稀土产业仍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作为全球稀土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的37%,其中包钢股份的白云鄂博矿储量更是高达3500万吨,占国内储量的81%。国内稀土精矿的成本优势也极为显著,如包钢股份的尾矿开发成本就远低于市场价。这些因素共同为中国稀土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投资逻辑上,资源端和磁材端成为了稀土产业的两大主线。资源端方面,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等核心企业受益于稀土价格的上涨,其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磁材端方面,金力永磁、银河磁体等企业则有望通过技术升级抢占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近期市场上一些栏目如《线索早知道》、《盘中特供》和《硬核研报》等,也纷纷聚焦稀土产业及相关潜力企业。例如,《线索早知道》栏目推荐的拓日新能,作为国内较早可同时生产三种太阳电池芯片并拥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新能源企业,其发展前景备受瞩目。而《盘中特供》栏目聚焦的铜冠铜箔,则因其高频高速铜箔(RTFHVLP)在内资企业中的市占率位居前列,而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硬核研报》栏目关注的景旺电子,作为国内少数同时覆盖刚性、柔性和金属基电路板的厂商之一,其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业务也成为了新的增长动力。

这些栏目的精准捕捉和市场表现,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信息,也进一步彰显了稀土产业及相关企业的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稀土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广阔且充满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稀土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