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业内硅片价格发生了一波意外的上调。据市场消息,7月9日,多家硅片企业纷纷提高了硅片报价,涨幅在8%至11.7%之间。具体而言,183N硅片的价格从每片0.9元上涨至1元,涨幅达11.1%;210RN硅片则由每片1.03元升至1.15元,涨幅11.7%;而210N硅片的价格则从每片1.25元调整到1.35元,涨幅为8%。
针对这一价格波动,多家硅片企业的相关人士向媒体证实了消息的真实性,并表示此次调价不仅限于一线企业,二三线企业也普遍参与其中。这一举动发生在下午时段,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回顾今年以来,光伏硅片市场报价并非一帆风顺。受“531”抢装潮的影响,硅片价格曾经历了一轮上涨。然而,随着抢装潮逐渐平息,硅片报价也步入了下行通道。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7月3日的数据,不同尺寸的硅片成交均价环比下跌了1.96%至3.37%不等。更早前的6月26日,硅片报价同样呈现下跌趋势,跌幅在1.11%至1.92%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次硅片厂商的调价行动较为突然,行业内的权威咨询机构InfoLink在当日下午发布的最新价格信息中并未反映出这一变化。该机构数据显示,本周183N硅片均价保持稳定,而210RN和210N硅片的均价分别下降了1%和1.7%。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硅片报价上调的主要原因在于上游硅料价格的上涨所引发的传导效应。然而,由于国内光伏市场终端需求增速放缓,下游电池环节能否接受此次硅片提价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对此持观望态度。
硅业分会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多晶硅N型复投料和N型颗粒硅的成交均价分别上涨了6.92%和6.27%。该机构还指出,本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了25%至35%,但新订单的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的原因在于多晶硅企业长期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远低于综合成本。为符合价格法规要求,硅料企业一次性将价格提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尽管多晶硅价格有所上涨,但硅片企业对此持谨慎态度,尚未大规模接受涨价。与此同时,电池片环节能否接受硅片涨价也是一个未知数。据InfoLink分析,7月电池片整体库存增加,且受到上下游跌价压力的传导。即便当前电池片价格已低于现金成本,后续价格走势仍不容乐观。电池片排产未出现明显的止跌迹象,供需失衡和上下游之间的博弈将进一步压低电池片价格。
不过,市场中也存在积极的声音。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此次硅片提价能够顺利进行,将有助于硅片厂商业绩的改善。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多家主要硅片供应商均出现了亏损,包括隆基绿能、TCL中环、弘元绿能、双良节能和京运通等企业。
此次硅片价格上调不仅反映了上游原材料市场的波动,也再次凸显了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联动和复杂博弈。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后续发展,以应对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