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炎炎夏日,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2590.HK,简称“极智嘉”)正式在港股市场敲响上市钟声,以其卓越的仓储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这家被誉为“全球仓储自主移动机器人第一股”的企业,在上市首日午盘以16.8港元/股的价格交易,市值迅速攀升至218亿港元。
回溯至2015年,极智嘉由郑勇携手李洪波、刘凯、陈曦三位同样深耕机器人及自动控制领域的专家共同创立。从初创到上市,极智嘉走过了整整十年的风雨兼程。
在极智嘉的成长历程中,祥峰投资作为早期投资机构之一,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2017年,祥峰投资携手高榕创投、火山石资本参与了极智嘉的1.5亿元A+轮融资,并在后续的B轮和E1轮融资中持续跟投。祥峰投资,这家背靠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的创业投资公司,自1988年成立以来,始终在亚洲地区扮演着科技创新投资的重要角色。
走进祥峰投资北京办公室的入口,摩拜单车、宇树科技的仿生四足机器人等产品赫然在目,这些成功案例见证了祥峰投资在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特别是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惊艳亮相,让这家科技新星声名鹊起。极智嘉与宇树科技一样,都是中国硬科技领域的新生力量,正在细分领域内崭露头角,吸引着全球资本的关注。
作为极智嘉的早期投资人,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分享了与极智嘉结缘的故事以及投资背后的逻辑。早在2015年,祥峰投资便敏锐地洞察到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质项目。在众多考察对象中,极智嘉凭借其卓越的产品稳定性和搬运速度,以及稳定的创业团队,赢得了祥峰投资的青睐。
夏志进回忆道,2016年祥峰投资初次接触极智嘉,当时机器人概念尚未如今日般热门,市场更多聚焦于互联网软件等领域。然而,祥峰投资坚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机器人(制造)以及机器人提升人类生产效率”将成为重要主题。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对订单时效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仓储自动化机器人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了验证这一判断,祥峰投资深入调研了国内仓储物流行业,与多家新公司、新产品进行了交流。在肇庆唯品会的一个占地6000平方米的仓库中,极智嘉的机器人与众多竞争对手同台竞技,凭借出色的稳定性和搬运速度脱颖而出。同时,极智嘉团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也让祥峰投资更加坚定了投资的决心。
夏志进强调,极智嘉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卓越的产品和团队,更在于其准确捕捉到了市场的广阔需求。从仓库自动化场景到其他应用场景,从机器人品类到其他品类,极智嘉不断拓展业务边界,逐步成为全球搬运机器人的领军者。如今,极智嘉已发展成为全球搬运机器人的第一名,但夏志进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大的市场空间等待极智嘉去开拓。
回顾过去十年,祥峰投资见证了极智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夏志进表示,这十年里,机器人行业经历了产业升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驱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极智嘉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不仅抓住了这一机遇,更以其卓越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对于极智嘉的未来,夏志进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极智嘉上市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将吸引更多的资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他也期待极智嘉能够继续发挥其全球化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谈到极智嘉的财务状况时,夏志进表示,从财务报表的趋势来看,极智嘉很快可以实现盈利。过去三年里,极智嘉的营业收入迅速增长,毛利率水平也稳步提升。这得益于公司在战略上的明智选择,如放弃低毛利客户、集中服务高端客户以及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等。
夏志进还透露了极智嘉从A股上市辅导转向港股市场的原因。他表示,当时国内科创板比较火热,极智嘉希望能够在科创板上市。然而,在仔细综合考量后,极智嘉决定转战港股市场。这一决定不仅符合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也顺应了港股市场的良好表现。
在全球化战略方面,极智嘉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成功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的青睐。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使用了极智嘉的产品后,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随后将产品复制到其他市场。这使得极智嘉的收入大部分来自海外市场,同时也为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