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东盟能源转型加速,中国经验成关键“师法”对象

   时间:2025-07-09 18:47: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东盟,一个拥有超过6亿人口、GDP接近3.8万亿美元的地区,正随着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健力量。然而,这一增长背后,能源需求的持续攀升也为东盟各国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日,东盟及各成员国能源政策负责人组成的代表团访华,东盟能源中心执行主任拉齐布·达伍德作为代表团核心成员,接受了深入访谈。他指出,东盟国家在推进能源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资源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以及能源结构多样等多重难题,这使得区域内的政策协调与标准统一变得尤为复杂。同时,资金短缺和技术储备不足也成为制约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

达伍德强调,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经验对东盟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在数十年间,从面临与东盟相似的挑战,到成为全球清洁能源制造的主导国家,这一过程展示了强大的能源工业供应链、领先的技术能力和明确的能源转型战略。东盟国家希望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以加速自身的能源脱碳进程。

在谈到东盟国家的碳中和目标时,达伍德表示,几乎所有东盟成员国都已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时间跨度从2050年至2065年不等。然而,如何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东盟政策制定的核心议题。东盟能源中心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区域能源合作的核心枢纽,还是知识与数据的中枢,以及为各国低碳转型提供决策支持的政策智库。

达伍德进一步指出,东盟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融资瓶颈。尽管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减碳目标,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例如,推进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建设,需要新技术并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这背后是巨额的初始投资。据预测,到2050年,仅电力部门每年就需要约1900亿美元的投资。

在解决能源短缺和供应不稳定问题方面,达伍德提到了东盟电网互联计划。这一计划旨在通过电网互联,将能源从资源丰富的国家输送到需求中心,从而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以及能源供应与需求的碎片化问题。到2050年,该计划的投资额可能高达7000亿美元。

达伍德还强调了储能技术在东盟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东盟需要强大的储能技术来存储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以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绿氢虽然前景广阔,但成本较高,因此眼下最紧迫的是储能技术的发展。东盟正在探索包括化学储能和抽水蓄能在内的多种替代方案,以稳定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欧美强化绿色贸易壁垒的背景下,达伍德表示,东盟国家作为开放经济体,始终坚持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身份,并致力于维持这一地位。尽管面临外部挑战,但东盟成员国仍有许多创新政策鼓励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例如,菲律宾推出了“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区”,为外国企业提供低税率等优惠政策;马来西亚也出台了多种激励措施和扶持性监管框架,支持低碳项目的部署。

最后,达伍德指出,合资企业是加强中国—东盟新能源产业合作的最佳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整合各方资源与专业知识,建立平等伙伴关系,同时优化产能,实现互利共赢。通过对话提升认知,共同探索如何让东盟成员国了解中国技术的标准、合规性及全球安全部署案例,将有助于推动东盟能源产业链的升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