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包括资产结构的优化与资金生态的进化,为中长期日均成交额(ADT)的显著增长打开了新的空间。根据中金研究的最新报告,这一变革趋势尤为明显。
报告指出,港股市场的未来十年ADT年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14%。这一增长背后的核心驱动力多元化,涵盖了中概股的回流及A+H上市带来的优质资产注入、新经济板块占比的提升所撬动的估值与换手率增长,以及南向资金和散户交易占比的扩大对市场活跃度的提振。
首先,从资产结构的变化来看,港股市场正在经历增量扩容与结构升级的双重变革。A+H上市模式在短期内显著提振了市场的成交活跃度。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同比激增701%,其中60%来自于A+H企业,融资额达到644亿港元。若当前排队的43家A+H企业能在年内上市,预计将为港股市场新增ADT 58.2亿港元,占2025年ADT的2.4%。
中概股的回流也为港股市场带来了中长期的增长潜力。若所有符合条件的未返港中概股(36家,总市值2万亿港元)全部回流,并叠加已上市中概股的交易迁移,预计将增加港股总市值10%(4.2万亿港元),并为ADT贡献406亿港元,占当前ADT的17%。
在结构升级方面,新经济已成为港股市场的主导力量。新经济(消费、科技、医疗、工业)市值占比从2015年的27%升至2025年的52%,成交额占比更是高达71%。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市场的整体估值和换手率中枢,还带来了双重溢价效应。新经济板块的年均换手率为72%,是传统行业的1.3倍;而新经济市盈率中枢为22倍,是传统行业的4.3倍。
资金生态的进化同样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南向资金的高换手特性显著提升了市场的活跃度。港股通持仓占比从2017年3月的1.8%升至2025年6月的12.0%,2025年二季度成交占比更是高达23.6%。南向资金的换手率平均为非南向资金的2.4倍,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优化和港股资产吸引力的提升,预计将持续吸引高频资金流入。
散户参与度的提升也是港股市场活跃度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券商的扩容释放了散户的潜力,其成交额市占率从2023年的4.5%升至2025年的5.1%。交易机制的优化,如结算费率改革,有望进一步降低散户的交易成本,推动换手率中枢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