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冰淇淋市场风云突变,曾经的网红品牌钟薛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曾以独特瓦片造型和高端定位风靡一时的钟薛高,如今在便利店的冰柜中已难觅踪迹。近日,其子公司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曝出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而被申请破产审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悉,钟薛高天猫旗舰店虽仍在运营,但产品种类大幅减少,价格区间高达100至200元,且多款产品显示缺货。昔日繁华的网红品牌,如今显得颇为惨淡。
钟薛高的陨落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去年,其设备资产就已被法院拍卖,却无人问津。子公司也经历剧烈收缩,多家已注销,剩余公司亦经营不善。上海总部办公室退租,员工规模从近2000人锐减至仅20余人,欠薪问题频发。创始人林盛虽在直播间表示正积极与债权人沟通,但高达3亿多元的资金缺口,让偿债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回顾钟薛高的崛起之路,堪称互联网营销的经典案例。2018年,凭借中式瓦片造型和高端定位,钟薛高迅速走红。双十一推出的66元一支的“厄瓜多尔粉钻”雪糕,更是在15小时内售罄2万支,被誉为“雪糕界爱马仕”。然而,2022年夏天,一则“雪糕难烧化”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消费者对钟薛高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品牌形象严重受损。随后,原料宣传造假问题又被曝光,钟薛高因此受到行政处罚。
在危机中,钟薛高的自救行动也显得力不从心。2023年3月,钟薛高推出3.5元的平价雪糕“Sa’saa”,试图挽回市场。然而,这一举措不仅未能如愿,反而引发双重反噬:高端客户觉得被背叛,大众市场则质疑其品质缩水。品牌定位陷入混乱,销量暴跌60%,经销商大规模退货,资金链彻底断裂。
钟薛高的兴衰,成为消费市场从狂热回归理性的分水岭。业内人士指出,钟薛高用营销投入替代产品研发,用流量泡沫掩盖价值空心化,这是其根本缺陷。高端产品并非原罪,但钟薛高的品牌定位与销售渠道布局严重脱节。将高端雪糕与平价雪糕并排陈列在便利店冰柜中,让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
如今,钟薛高的瓦片雪糕或许即将融化消失,但它留下的教训却值得铭记。在流量红利消退、消费者回归理性的今天,唯有扎实的产品力、清晰的品牌定位与合理的价格体系,才能支撑品牌穿越周期。流量泡沫终会破裂,产品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