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技术关口突破,7月9日盘中,大盘成功跃升至3500点上方,这一时刻距离上一次——即2024年11月8日——已时隔整整9个月。
回顾历史,自2016年以来,尽管A股多次尝试挑战3500点,但真正能在这一点位之上站稳脚跟的时间却相当有限。3500点,已然成为了判断市场行情强弱的重要分水岭。
对于此次突破,市场分析师指出,要实现大盘在3500点的稳固并继续向上冲击去年的高位,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涌入以及市场情绪等多方面的共同推动。尤为关键的是,股市成交额的显著增长,被视为大盘能否成功突破的重要动力。以当前市场规模来看,单日成交额需达到2.5万亿元以上,才能满足股市进一步上行的量能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7月8日,沪市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仅为14.37倍,沪市主板更是低至13.28倍。这一估值水平,在全球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仍处于相对低位。因此,A股市场此次再度突破3500点,与其说是意外之举,不如视为市场价值回归的合理体现。
事实上,A股市场已在3000点至3500点的区间内徘徊了十多年。随着股市估值的大幅下挫,市场或许已经具备了向3500点至4000点区间迈进的先决条件。市场估值的合理修复,以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将成为推动股市进一步拓展上行空间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