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在7月9日上午成功突破了3500点大关,刷新了年内新高,而上次沪指站上这一点位还要追溯到2024年11月8日。至午盘收市时,沪指报3507.69点,微涨0.29%。
尽管沪指表现强劲,但A股市场整体却呈现下跌态势,超过3000只个股出现下滑。
中信证券近期分析指出,当前市场环境在某些方面与2014年底相似。投资者在港股、小微盘和产业赛道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盈利,新发行的投资产品也开始逐渐回暖。非金融板块的盈利预期接近底部,投资者的耐心有所增强,尽管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反内卷和提振内需已成为明确的政策目标,具体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只是时间问题。目前市场仅缺少一个触发上涨的催化剂。
在板块方面,大金融股表现抢眼,工商银行等个股创历史新高,南华期货等股票涨停。渝农商行、紫金银行、兰州银行等涨幅超过2%。短剧概念股同样活跃,欢瑞世纪涨停。人形机器人概念股在盘初也表现出色,恒工精密20CM涨停,大丰实业、日发精机、长华集团等多只个股涨停。
华西证券刘郁团队认为,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稳市预期持续增强。资金对收益的预期呈现出“不对称”状态,即市场上涨时可以获取收益,而下跌时做多思维或稳市资金将推动市场企稳回升。市场也不缺乏投资主题。例如,工业富联二季度预告显示其单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与AI业务的增长相关,这催化了市场对海外算力链业绩提振的预期。同时,“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发酵,光伏指数也大幅上涨。
刘郁团队进一步指出,指数能否站稳高位,取决于叙事的质量。当前市场线索相对散乱,资金仍在尝试形成合力。对于投资者而言,抓住主线行情至关重要。嘉实财富首席宏观分析师谭华清博士指出,A股市场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1-2个主线趋势性行情,这些行情背后往往蕴含着大的故事和美好的想象。他建议投资者关注人工智能相关机会,包括机器人、云计算、港股互联网、创新药等,以及稳定币等金融科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