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矿业,自1997年7月8日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已稳健走过28载春秋。从初上市的14.29元收盘价与14.22亿元市值,到如今市值跃升至102.41亿元,这一历程见证了企业不仅在体量上的显著增长,更在业务布局上的深刻变革。然而,近年来公司的经营业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起伏态势。
作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先锋,西藏矿业的主营业务涵盖了铬矿、硼矿、铅锌矿、锡矿、高岭土、铜矿、金矿以及锂矿的开采与销售。其中,锂产品与铬产品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双引擎,锂产品收入占比高达52.46%,铬产品紧随其后,占比46.95%,双轮驱动的格局清晰显现。
回溯至上市之初的1997年,西藏矿业实现了0.3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而步入2024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12亿元,累计利润增幅高达205.09%。在这漫长的28年间,公司经历了5个亏损年头,但同样也有14个年度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占比超过半数,达到了53.85%。然而,近五年的财报数据揭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波动性显著增强。
从营收层面观察,西藏矿业自2020年的3.83亿元营收起步,至2024年已成功跨越至6.22亿元。这一增长过程中,虽然2022年曾创下242.98%的惊人增速,但随后两年却遭遇了负增长的挑战,显示出市场环境对公司业绩的深刻影响。
利润表现方面,西藏矿业在2020年曾录得-0.49亿元的净亏损,但随后在2021年和2022年实现了显著的盈利反弹。然而,进入2023年后,公司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虽仍实现盈利,但已较峰值有所回落。
市值表现上,西藏矿业自上市以来实现了6.20倍的市值增长,彰显了其长期投资潜力。尤为2021年9月2日,公司市值曾一度攀升至450.61亿元的巅峰,股价也随之飙升至86.52元。然而,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即7月7日,公司股价已回调至19.65元,市值缩水至102.41亿元,与巅峰时期相比,市值蒸发了高达348.20亿元,缩水比例惊人,达到了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