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7日的A股市场风云变幻中,帮主郑重与投资者们共话股市脉搏。近期市场波动加剧,尤其是周末期间,37家公司发布的减持公告以及多起停牌事件,令市场情绪趋于谨慎。然而,对于秉持中长线投资理念的投资者而言,冷静分析、把握大局显得尤为重要。
上证指数近期在3480至3500点区间内徘徊,走势犹如蜿蜒山路,需稳健驾驶方能前行。上周五,30分钟MACD指标顶背离现象虽有所缓解,但60分钟图上仍存隐忧。不过,沪深两市成交额激增至1.4万亿元,这一增量如同市场的一剂强心药,尤其是早盘半小时便达成交3100亿元,显示出市场活力的恢复。下方10日均线在3430点形成有力支撑,而创业板2153点的缺口,或许正是主力资金预留的入场机会,只要成交量维持在1.3万亿元以上,短期回调风险可控。
板块方面,两大领域备受瞩目:一是科技成长股,二是红利防御股。在科技领域,AI硬件与消费电子板块热度攀升,尤其是苹果折叠屏研发消息的传出,带动了工业富联等苹果供应链企业的股价波动。同时,半导体设备行业也展现出强劲势头,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龙头企业在国家大基金三期注资及中芯国际技术突破的双重利好下,未来表现值得期待。随着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政策的即将落地,京北方、新国都等持牌企业或将迎来政策红利期。
在红利防御领域,银行和电力板块表现稳健。国有大行股息率高企,超过5%,且市净率仅为0.7倍,吸引了保险资金的加速配置。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等个股走势强劲。电力板块则受益于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华银电力、西昌电力等火电转型企业业绩环比显著改善,夏季用电高峰的持续或将为其带来更多上涨空间。
然而,投资者仍需警惕几大风险点。减持潮的涌现使得市场承压,但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区分小股东正常减持与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差异。对于减持比例较小的公司,如粤万年青、恒玄科技等,无需过度恐慌;而对于大股东大幅减持的公司,则应保持警惕。随着7月下旬中报业绩的密集披露,固态电池、美容护理等高位板块存在业绩暴雷的风险,投资者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最后,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变化也可能对成长股估值产生压制,投资者在追高时需谨慎行事。
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应根据市场放量节奏灵活调整。当前适宜采用“动态哑铃策略”:当早盘半小时成交额超过3000亿元,且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15亿元时,可适时加仓半导体设备和绿色电力板块;而当成交额下滑至2500亿元以下,且北向资金净流出时,则应迅速切换至银行和黄金ETF等避险资产。仓位管理上,建议保持五成底仓,剩余五成作为机动资金。同时,投资者还需密切关注光伏板块的新动态,尤其是工信部整治低价竞争后硅片价格的上涨趋势,以及欧盟反补贴调查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在此,郑重提醒各位投资者:当前市场犹如变速跑道,指数的大幅拉升并非易事。投资者需学会在放量时捕捉主线机会,在缩量时坚守防御策略。中长线投资应聚焦于政策红利和业绩拐点,如科技领域的AI硬件迭代、红利领域的电力改革等。对于被市场错杀的优质股票,放量回调或许正是逢低买入的良机。投资者需以“组合拳”应对市场变化,保持冷静、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