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这一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的桥梁,经过八年的稳健运行,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不仅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还推动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从最初推出至今,债券通的规模持续增长,机制不断创新,市场也愈发成熟。如今,它已成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驱动力。数据表明,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银行间市场债券总额达到了4.35万亿元,而通过债券通渠道进入市场的海外投资者数量也攀升至835家。
债券通的成功,离不开其持续优化的开放举措。自2017年7月“北向通”开通以来,债券通不断拓宽其服务范围和功能。2021年9月,“南向通”的推出标志着债券通实现了双向开放。随后,2023年5月,“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丰富了债券通的产品线。
在机制创新方面,债券通实现了从无缝互联机制到制度化国际标准的全面构建,交易品种也从单一的现券扩展到衍生品互换通与回购安排。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债券通的整体功能,还使其具备了与成熟国际债券市场相媲美的深度和广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债券通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例如,今年2月推出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业务,允许境外投资者以在岸债券作为抵押品,直接获取离岸人民币资金。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融资的需求,还降低了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增强了离岸人民币的使用意愿。
债券通还通过优化交易机制、提升结算效率和强化投资者保护等措施,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和安全的投资渠道。自2018年起实施的券款对付结算模式(DVP)有效减少了结算风险,增强了投资者保护。而2025年1月1日降低的服务费费率,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境外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的增长动能强劲。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对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多样化交易品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多位市场参与者表示,期待中国债券市场能够进一步优化,推出更多产品和优化措施,以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