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GPU双雄冲刺IPO,“第一股”桂冠将花落谁家?

   时间:2025-07-02 00:55:12 来源:大河财立方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产GPU行业近期迎来重要里程碑,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这两大独角兽企业,在同一天宣布其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标志着国产GPU厂商正式迈入资本赋能的新纪元。

这一进展不仅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是对“中国芯”战略决心的有力证明。在全球GPU市场长期被英伟达等企业垄断的背景下,国产GPU企业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无疑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作为国产GPU行业的佼佼者,此次IPO分别计划募资约80亿元和39.04亿元。摩尔线程将资金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的研发项目;而沐曦股份则计划投资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以及高性能GPU技术研发等多个项目。

GPU,即图形处理器,是专门用于图像和图形运算的协处理器,在个人电脑、工作站和移动设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CPU相比,GPU更像是专为图形渲染、AI计算等领域设计的生产线。

成立于2020年的摩尔线程,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而同样成立于2020年的沐曦股份,则专注于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的创始团队均来自全球GPU行业的领军企业。摩尔线程的创始人张建中及联合创始人曾在英伟达任职,而沐曦股份的创始人陈维良及其联合创始人则长期在AMD上海公司工作。

从财务数据来看,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均展现出了高投入的特点。摩尔线程在2022年至2024年间,营业收入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08.44%,同期累计研发投入达到38.10亿元。沐曦股份的营业收入在同一时间段内从42.64万元增长至7.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惊人的4074.52%,研发投入也达到了22.3亿元。

随着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IPO申请的受理,国产GPU“第一股”的争夺愈发激烈。去年以来,国产GPU“四小龙”——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沐曦股份均进入上市辅导阶段,备受市场瞩目。尽管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目前处于领先位置,但燧原科技和壁仞科技仍在辅导期,最终谁能夺得“国产GPU第一股”的称号仍充满悬念。

在全球市场上,GPU行业呈现出显著的头部化现象,英伟达和AMD两家国外厂商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尽管国产芯片在软硬件方面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软件生态系统方面仍存在不足。英伟达CUDA软件系统生态的深厚护城河,使得大部分开发者习惯于使用CUDA进行开发。

面对国际巨头的竞争,国产GPU厂商需要聚焦计算架构创新、软件生态构建以及场景化定制能力这三个核心维度。同时,借助AI推理加速的窗口期,国产厂商有望在稀疏计算、低精度运算等新兴领域建立技术优势。

国产GPU厂商能够顺利推进IPO进程,与政策面的支持密不可分。证监会近期发布的系列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均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上市标准,借助科创板的政策红利,加速企业成长。

随着全球AI芯片需求的不断增长,GPU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8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达到24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82%。国产GPU厂商在资本的助力下,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