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务部联合其他七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旨在削减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韧性。这一政策为冷链供应链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上海宁华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深耕冷链行业十余年的会员单位,不仅在稳固传统冷链业务上表现出色,还率先探索“供应链服务+”的新领域,成为引领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为了深入了解宁华供应链的创新之路,我们有幸采访到公司董事长王镭先生。王镭先生不仅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毕业生,更是在农业与冷链物流领域拥有深厚战略眼光和卓越资源整合能力的专家。他曾主导多起农业企业的融资、并购及上市项目,成功募集并管理了总规模达15亿元的农业基金。
2016年,王镭先生将目光投向物流领域,携手音飞储存、新宁物流及维龙资本共同创立了宁华供应链,专注于自动化冷库的建设与运营。2024年,他再次引领企业升级,与上海城投控股合作设立冷链物流产业基金,通过“投资+仓配一体化+金融+贸易服务”的独特模式,全方位服务冻品全产业链企业,推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与产业体系的创新发展。
宁华供应链作为提供优质冷链基础设施及智能化运营的供应链管理公司,其核心股东包括新宁物流、正凯集团和维龙中国。公司基于核心生产要素的整合,以冷库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通过自有库内高标准化运营作业体系,为客户提供“优质冷库+卓越服务”,帮助客户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冷链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率价值。目前,宁华供应链在上海青浦、奉贤、昆山等地拥有多个冷库项目,冷库保有量超过10万吨。
面对冷链行业的挑战,宁华供应链提出了“一稳二变”的发展策略。在“稳”的方面,公司通过精细化运营确保冷库出租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形成稳定的现金流,确保在市场低谷期仍能保持战略定力。在“变”的方面,宁华供应链不仅开辟了“冷库运营+供应链金融+贸易服务”的三维业务矩阵,还引入金融科技与产业互联网人才,构建具备复合能力的团队,以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
王镭董事长强调,稳定现有业务模式、客户、团队与现金流是生存的基础,只有不下“牌桌”,才有更多赢得未来的机会。宁华供应链积极调整行业角色定位,从单纯的冷库运营管理商转变为基于运营管理之上的业务场景服务商,形成“基础服务+金融服务+增值服务”的立体构架,帮助客户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同时增加金融和贸易服务。
王镭董事长认为,冷库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低温存储”转变为“交易场景”的需求,即从存货管理转变为“存货+金融+交易服务”的多重需求。宁华供应链正在从帮助客户“省钱”转变为帮助客户“赚钱”,这种“节流+开源”的双重赋能,正赢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技术方面,宁华供应链在全国布局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冷库,通过在冷库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对AI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能耗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WMS系统能与海关、客户实现无缝对接,智能监测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收集150多种数据指标,确保冷库的高效运行。
王镭董事长指出,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带来了直接的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积累了数据资产,包括冷库货物动态、上下游交易流水等数据,这些数据转化为供应链金融授信、市场需求预测的核心依据,形成从“技术投入”到“数据积累”再到“商业创新”的价值闭环。
宁华供应链的创新实践揭示了冷链行业转型的本质逻辑。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冷库的竞争不再是库容大小的竞争,而是供应链服务能力高低的竞争。宁华供应链通过业务场景化、服务生态化、技术资产化的三重变革,成功将物理空间转化为价值创造平台。其战略路径对传统冷链物流企业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只有跳出单一服务维度,深度融入产业价值网络,才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