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开源证券IPO之路突生变数,撤回背后有何隐情?

   时间:2025-07-01 03:15:23 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开源证券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之路遭遇波折,其IPO审核状态在深交所网站更新为“终止(撤回)”。据深交所公告,此次终止审核的原因是开源证券的保荐机构——现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的原民生证券,主动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

对于撤回IPO的具体原因,开源证券方面并未给予正面回应,仅表示一切以深交所公告为准。市场猜测,此次撤回可能与开源证券计划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有关。

回顾开源证券的资本化进程,该公司早在2015年便在新三板挂牌,但后因业绩下滑及监管处罚,于2018年摘牌。2022年6月,开源证券再次向证监会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随着2023年2月A股市场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其IPO项目转移至深交所审核,并于当年3月2日被正式受理。

然而,就在深交所于2023年4月11日向开源证券发出审核问询函后,直至IPO终止,开源证券都未对问询内容作出公开回复。2023年8月,证监会提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IPO市场随之急剧收缩,开源证券的IPO之路也未能幸免。

值得注意的是,开源证券是全面注册制实施后第二家终止上市的券商,此前华宝证券已于2024年6月撤回了IPO申请,该公司回应称是基于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做出的主动决策。

开源证券总部位于陕西西安,其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持股比例为58.8%,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从业绩上看,开源证券2024年实现营收28.59亿元,同比下滑6.61%,净利润6.95亿元,同比增长12.78%。尽管净利润有所增长,但营收的下滑仍显示出公司经营面临的挑战。

具体来看,开源证券的各项业务表现中,2024年其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信用业务净收入分别为5.14亿元、4.64亿元、1.41亿元、11.86亿元和3.84亿元。其中,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减少了近46%,成为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拖累。2024年以来,开源证券保荐的22个项目中,有15个主动撤回,项目撤回率高达68.18%。

与此同时,自营业务成为支撑开源证券整体业绩的关键,2024年净收入达到11.86亿元。资管业务也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尽管净收入尚不足1亿元。然而,经纪业务和信用业务则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信用业务,近三年来净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目前,仍有4家券商在IPO排队中,分别是财信证券、华龙证券、东莞证券和渤海证券。其中,华龙证券、财信证券和渤海证券处于已问询状态,东莞证券则处于已受理状态。这些券商能否顺利上市,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

对于券商撤回IPO的原因,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公司业务发展和功能定位的变化、财务数据或信息披露不符合规定要求等。在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未来券商IPO进程仍将稳步推进,但择时上市和业绩表现将成为影响券商IPO成功的关键因素。

尽管开源证券此次IPO未能如愿,但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做大做强、提升自身竞争力仍是券商发展的核心需求。未来,开源证券能否卷土重来,再次踏上IPO之路,值得业界关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