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银消费金融困局:新帅能否力挽狂澜,从亏损王重回巅峰?

   时间:2025-02-19 12:49:26 来源:蓝鲸新闻作者: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银消费金融,作为中国银行旗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曾凭借其强大的股东背景和先发优势,在消费金融领域风光无限。然而,近期的一系列困境却让这家昔日的行业巨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4年上半年,中银消费金融首次出现中期亏损,成为同期公布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亏损的企业。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公司的管理层在2024年也经历了大幅变动,但新领导团队的上任并未能立即扭转不利局面,反而让公司的发展之路显得更加坎坷。

中银消费金融的合规问题在2024年集中爆发。去年12月25日,公司因“投诉管理不到位”、“合作机构管理失职”及“催收行为不当”三项违规,被监管部门处以90万元罚款,两名相关责任人同时受到警告处分。而早在2024年7月10日,公司就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时任重庆区域中心职员万意也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五年。这些处罚不仅反映了公司在内控管理上的严重不足,也暴露出在多个关键领域的运营短板。

投诉管理不到位、合作机构管理未尽职以及催收乱象丛生,成为中银消费金融合规问题的三大顽疾。消费者投诉是公司发现自身问题的重要渠道,但中银消费金融却未能妥善管理投诉,导致问题不断积累。同时,在与合作机构的合作中,公司未能充分履行尽职调查和监督义务,使得合作机构的行为失控。催收环节的乱象更是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中银消费金融旗下的“新易贷”产品累计投诉量高达数千起,投诉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高额利息”和“不透明合同条款”等方面。

中银消费金融的合规问题不仅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也为其带来了法律风险。近年来,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而陷入的司法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21年至2024年,其涉及的法律诉讼量均在1万件以上。这些诉讼案件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也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除了合规问题外,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也持续下滑。自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步减弱,净利润连续下滑。到了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业绩更是急转直下,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同比下降3.84%,净利润则直接亏损3.06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08.51%。这是公司自公开业绩以来的首次中期亏损,也成为同期已披露业绩的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亏损企业。

中银消费金融业绩的下滑,既有市场竞争加剧的原因,也有合规成本上升等因素。但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资产质量的持续恶化以及大规模不良资产处置。近年来,公司的不良资产问题愈发严重,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态势明显。为了应对不良贷款的增加,公司不得不加大不良贷款核销、清收处置力度,这极大地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不良资产的攀升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大幅上升,严重吞噬了公司的利润。

在资本补充方面,中银消费金融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不断下降,逼近监管红线。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公司频繁通过发债等方式进行外部融资,但这种方式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问题。

2024年,中银消费金融进行了一系列高管变动,新领导团队肩负着扭转局势的重任。然而,前行的道路并不平坦。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监管政策的趋严也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新领导团队能否带领中银消费金融走出困境,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