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大模型引领快递业智能化变革,中国快递能否借此“换轨加速”?

   时间:2025-02-18 16:55:07 来源:ITBEAR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DeepSeek引领的新一轮AI热潮席卷各行各业,快递领域也迎来了智能化革命的风潮。在这场变革中,顺丰同城率先迈出了重要一步,于2月12日正式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成为物流行业内首批探索这一前沿技术的企业之一。

长久以来,快递行业深受价格战之苦,寻求通过技术创新来打破内卷格局,已成为行业共识。大模型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快递行业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尽管大模型在快递领域的应用已初露锋芒,覆盖了客服、营销、调度、预测等多个板块,但在揽收、分拣、派送等核心环节,其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

面对日均业务量超5亿件、企业日处理量近亿件的庞大规模,快递行业已演化为一场复杂的数学游戏。唯有借助AI和算法大模型的力量,才能精准找到效率的最优路径。以申通为例,每天处理超过6000万件包裹,从揽收到签收仅需不到44小时,但售前售后周期长达14天,数据量高达百亿级别。面对如此复杂的服务生态,要实现成本控制和服务优化,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

申通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昆仑”大模型平台,涵盖了网点管家、中心管家、财务管家等一系列自研产品,实现了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并完成了业务上云。昆仑大模型能够实时监测转运中心的运营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推送预警,并通过监控和广播等手段迅速调整,确保效率。

顺丰同城此次引入DeepSeek,旨在通过其高性能的意图理解和多模态生成能力,优化庞大的生态体系,包括2200万活跃用户、55万商家和百万骑手,预计每年可节省数亿元的运营开支。同时,DeepSeek还能支持复杂物流场景的实时决策,如订单波动预测、骑手调度和路线规划等。

不仅顺丰同城,快递行业的其他巨头也纷纷布局大模型。顺丰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丰知”物流决策大模型,京东推出了言犀大模型,菜鸟供应链推出了基于大模型的数字化供应链产品“天机π”,韵达也推出了AI助手,以降低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为快递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奠定了基础。

DeepSeek的低成本优势还为物流企业出海提供了新动力。极兔在中东和拉美市场借助AI技术实现了包裹量22%的增长,圆通则通过智能分拣系统加速了在东南亚的布局。技术领先者正通过数据积累和算法迭代构建竞争壁垒,而中小企业则面临更大的生存挑战。

然而,AI在快递行业的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大模型在分拣和运输环节已有所应用,但在“一头一尾”两个环节,即下单、接单、上门取件、签收等全流程服务体系中,AI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物流大模型仍处于早期阶段,由于快递行业涉及人员众多、快件量大、环节复杂,因此,在深入改造这一传统行业时,首先需要构建一个适用于快递行业的大模型底座。

当前的大模型在准确性方面仍有不足,随机性较强,需要更多的算法改进和训练。数据孤岛问题也限制了模型的泛化能力。要训练一个可供商用的快递行业大模型,需要兼顾通用模型的理解能力和垂类领域模型的专业知识。

尽管如此,DeepSeek在物流行业的火热仍反映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转变的趋势。在这场变革中,谁能率先突破数据壁垒、解决伦理争议,谁就能在智能物流的新赛道上占据领先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