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电商陷阱揭秘:这些套路让你防不胜防,如何安全网购?

   时间:2025-02-18 16:05:21 来源:搜狐号政务作者:搜狐号政务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市正积极打击整治电商领域的犯罪行为,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提振消费保驾护航。近年来,以消费电商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已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民众生活,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北京市检察院透露,随着电商行业的迅速崛起,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平台实施欺诈、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日益猖獗,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为此,北京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全链条打击、大数据赋能、源头治理和立体化普法等措施,深入打击治理电商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检察机关办理了涉及电商领域的刑事案件共计157件,涉及249人,并组织了28次普法宣传活动。这些努力旨在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保障平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发现犯罪分子精心设计了多种犯罪手法,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例如,有犯罪嫌疑人通过“买真退假”的方式,在电商平台上购买高价商品后,利用平台规则申请退货退款,但寄回的却是低价仿冒商品,以此骗取退款。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近期就判决了一起此类案件,被告人胡某因此获刑十一年。

还有不法商家通过冒用他人身份虚假注册公司,购买营业执照等方式,在电商平台上开设网店销售假货。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徐某就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电商平台上开设了6家网店,销售假奶粉,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4万元。

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消费者对自营店铺的信任,通过模仿官方自营店铺的名称、商品信息和物流寄送等方式,将自身伪装成官方自营店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在筛查市民投诉信息时发现了这一线索,并成功破获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白酒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00余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还开始利用直播平台进行线下引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北京市怀柔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魏某就通过直播平台吸引观众注意,然后引导消费者添加其微信或直接到店选购假冒奢侈品。最终,魏某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

针对这些犯罪行为,北京检察机关不仅依法提起公诉,还积极向电商平台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平台加强事前防控手段,从源头上遏制电商领域违法犯罪的发生。同时,检察机关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避免掉入电商交易的陷阱。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