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新能源版图再扩张,丰田章男缘何豪掷电动未来?

   时间:2025-02-17 18:32:57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丰田章男,这位以赛车服、棒球帽和运动眼镜示人的独特董事长,自口罩时期后的首次中国之行,给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六月,在上海举办的丰田GR嘉年华上,他亲自上阵,一身专业车手装扮,为观众展示了高超的赛车技巧,那份对速度与激情的热爱,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活动期间,丰田章男马不停蹄地对上海进行了深入考察,据说意在加速雷克萨斯国产化的步伐。八个月后,这一决策终于尘埃落定。丰田汽车宣布,将在上海金山区设立专注于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预计2027年正式投产。

上海,这座全球新能源车的制造高地,凭借长三角地区强大的供应链基础和特斯拉的成功经验,对丰田的新能源战略意义非凡。然而,此番合作对于上海的意义同样深远。作为全球第五大都市,上海的经济总量已超过5.4万亿元,超越了巴黎和伦敦,仅次于纽约、东京和洛杉矶。面对如此辉煌的成就,上海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寻找增长点,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方面,纽约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范例。尽管上海与纽约经常被相提并论,但从产业结构来看,两者差异显著。纽约以其金融服务业为主导,占GDP比重超过30%,而上海尽管金融市场活跃,但金融行业的GDP占比仅为19.3%。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的定位并非单一的金融之都,而是集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

科技创新,成为上海在新发展阶段的关键动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海手握特斯拉和上汽两大王牌,借势新能源浪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而丰田选择上海建厂,无疑为这座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地”,上海与新能源产业的合作成果斐然。每三辆新能源车中,就有一辆产自长三角产业带;每出口五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来自上海港口。2023年前11个月,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7万辆,同比增长34.3%;产值达到3467.9亿元,同比增长31.3%。上海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也位居全球前列,市场渗透率高达65%。

位于上海东南的临港区,见证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辉煌。在上汽集团和特斯拉的带动下,这里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涵盖了电池、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这也是雷克萨斯选择上海作为在中国建厂第一站的重要原因。

对于上海而言,与雷克萨斯的合作不仅是对现有产业结构的优化,更是对未来新能源产业高端化的布局。雷克萨斯作为外资豪华品牌的佼佼者,其品牌影响力和丰田集团的雄厚实力,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这也为本土新能源产业链提供了打入日本车企供应链体系、走向全球的新机遇。

雷克萨斯选择落户上海金山区,更是基于新产业模式的探索。金山区毗邻汽车产业链完备的浙江,有助于两地资源的交汇与协同。同时,金山作为上海氢能产业的重要基地,与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形成互补,有望打造属于上海的“未来汽车新高地”。

然而,合作的前景也取决于雷克萨斯电动化转型的成果。尽管在油车时代雷克萨斯不乏辉煌时刻,但在新能源市场,其电动化产品的表现并不突出。因此,雷克萨斯能否在中国市场推出与消费者共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本地化纯电动产品,将成为决定其业绩转折的关键。

丰田内部的高管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们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动化产品的发展。而上海,这座汇聚全球新能源最完善供应链的城市,也将继续吸引更多豪华品牌的青睐。对于雷克萨斯而言,抓住在上海建厂带来的机遇,或许是其实现梦想的唯一途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