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喧嚣的重庆,唐志,一个40多岁的本地人,以一种近乎隐士的方式生活着。他性格内向,对物质欲望极低,日常社交几乎仅限于与家人的相处。然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却成为了无数大专生心中的“灯塔”,被亲切地称为“老唐”。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市场压力的增大,大专生的就业难题愈发凸显。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1179万,其中超过550万的专科生面临着尤为严峻的挑战。在川渝地区,四川以92万大专生的规模位列全国前列,重庆也有19万大专生。专升本,成为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关键途径之一。
然而,专升本政策的调整却给这条路增添了更多坎坷。从2024年起,985和211双一流高校不再招收专升本学生,考试科目和难度也有所变化,招生趋势更倾向于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面对这些变化,重庆地区的专升本报名人数锐减,不少专升本培训机构遭遇重创,但老唐的课程却逆势上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老唐的人生轨迹平凡无奇,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重庆家庭,按部就班地上大学、考研究生。在读研期间,他接触到了哲学,对生命和自我有了深刻的认知。他发现自己天生具有讨好型人格,乐于先付出,享受作为服务者的角色。这种性格特质,在他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2012年,老唐的女儿出生,为了赚奶粉钱,他开始在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代课。他的授课风格专业且细致,深受学生喜爱。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学生建议他去专升本机构兼职。老唐欣然接受,并很快发现,相比在高校任职,他更喜欢像一个服务员一样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尽管后来老唐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大数据系担任系主任,但他始终割舍不下专升本课程。他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教学和实践经验,为专升本学生量身打造了计算机课程。他深知,对于很多来自县城甚至乡村的大专生来说,专升本是他们一生中难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他拒绝用营销话术哄骗学生,而是坚持教育成果导向,致力于为学生提供真正有用的知识。
老唐的教学方法独树一帜。他结合专升本政策,提炼出计算机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并利用AI工具进行优化编排。他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硬背,通过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点。他还提出了“最小知识闭包”的原则,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地图,从容应对考试。
2018年,老唐将课程移植到线上,很快就被广大专升本考生发掘。他的课程不仅免费,配套服务价格也极为亲民。他每年都会在考试后公布学生成绩,以此作为对自己课程的检视和优化依据。这种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信赖。
老唐的直播课程也备受学生喜爱。他通过直播与学生直接互动,及时获取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从不强行推销自己或发布鸡血内容。尽管他从未刻意追求名声和流量,但凭借着真诚和用心,他逐渐在互联网上走红。
如今,老唐的专升本课程不仅在重庆地区广受欢迎,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生。他将全国各地的考点提炼成课程,上传到各大平台,为更多学生提供帮助。尽管他已经成为了专升本领域的知名讲师,但他依然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继续为学生们默默付出。
对于老唐来说,教学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用心、用情、用爱去服务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