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宠物经济新趋势:大城市爱猫,小县城宠狗,谁家的“毛孩子”更受宠?

   时间:2025-02-07 17:51:26 来源:钛媒体APP作者: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甘肃西部的一个小城,近年来养宠物的风气悄然兴起,这股潮流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带动了县城的商业格局变革。

漂泊在北京的85后青年菜菜籽,每次回到老家都能深刻感受到这一变化。公园里、集市上、小区里,男女老少牵着宠物悠闲散步的场景愈发常见,与宠物相关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春节期间,她发现县城的街道和商场里,宠物集合店、宠物美容店、宠物医院等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宠物的品种也日益丰富,几乎与大城市无异。

这股养宠物热潮背后,是孤独经济的投射。县城工作机会少,年轻人外出打拼,独居老人增多,同时年轻人的生育欲望逐渐淡薄,养宠成为他们寻求陪伴和情感寄托的新方式。据高盛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数量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预计到2030年将接近婴幼儿数量的两倍,养宠家庭早已破亿,而县城则成为了宠物经济增长的新主场。

在菜菜籽的家乡,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老年人。她的二姨退休后独居,去年花1500元买了一只柴犬,取名“闹闹”。春节期间,“闹闹”顺利诞下了六只小奶狗,瞬间征服了亲友的心。菜菜籽的妈妈也早有养宠物的打算,打算退休后养只小狗作伴。而在年轻人中,养宠物也变得司空见惯,微信群里大家随时随地分享宠物的趣事。

宠物正逐渐融入县域人的日常生活,宠主们也舍得为宠物花钱。菜菜籽的00后堂妹,虽然月均收入不高,但在宠物消费上却十分大方。去年双十二,她为自己的泰迪犬“茅台”购买了玩具、衣服、尿垫和鸭肉,共计消费了1043元。春节期间,还带着“茅台”去宠物店做了全身SPA,换了新造型。据她透露,去年在“茅台”身上的花费接近一万元。

县城的宠主们习惯于将宠物送到专门的宠物店洗澡,这与大城市常见的在家自洗不同。他们表示,一是不放心自己的手法,怕宠物感冒生病;二是这笔支出在县域人看来不算贵,根据宠物体型大小,加上洗剪吹,一次一般百来元,一年千儿八百也够了。春节期间,宠物们的消费也会同步升级,有的宠主甚至为宠物准备了年夜饭。

清华大学县域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70%的县域居民拥有房产,58.5%的居民拥有汽车,而且有房一族中近6成没有房贷。县城有约40%的家庭税前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储蓄率约为38%。这些家庭可以轻松负担宠物的吃喝玩乐,也催动了宠物经济快速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县城的养宠趋势与大城市有所不同。在大城市,养猫的人越来越多,猫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狗。但在县城,大多数家庭仍热衷于养一只狗,养猫的家庭相对少见。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狗被视为忠诚、友好的象征,人们对狗的接受度较高;二是县域居民的住房面积更大,活动空间更广阔,为养狗提供了便利条件;三是县域居民有更多时间遛狗;四是县城宠物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猫和狗的数量也许会反转。

宠物经济的下沉,也在悄然改变着县城的商业格局。以往,县城的创业赛道主要集中在餐饮、零售、维修、理发等行业,但如今,宠物经济的崛起让年轻人看到了新的商机。李李原本在广州一家宠物店打工,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看到县城宠物数量不断增加,但服务却跟不上,于是决定回到家乡开一家宠物店。开业初期,她原以为会遇到很多困难,但老家人对宠物的“富养”态度让她打消了顾虑。目前,她的店已实现收支平衡,预计一年就能回本。

县城养宠热的持续火爆,也使宠物医院愈发刚需化。在本地一家较大型宠物医院工作的李琦透露,县城养宠物的老人居多,但懂科学喂养的很少,经常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性喂养宠物,导致宠物生病。但只要宠物有一点小毛病,老人就很紧张,愿意在宠物医院花大钱。在他看来,小地方的就业生态以体制内为主,老人退休金高,对带宠物看医生也习以为常。

据统计,2023年中国宠物行业从业人数已突破百万人,新兴职业层出不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3日,我国现存与宠物相关的存续企业近457万家,其中一年内新增注册企业152万余家。从企业年度注册量可以看出,10年来宠物相关企业呈递增趋势,并于2023年、2024年出现井喷。相关上市公司也在财报中提及下沉市场的“新蓝海”,纷纷加大在下沉市场的布局和推广。

在县城,宠物经济的“大风”估计还能刮很久。这股潮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陪伴和情感寄托的需求,也带动了县城的商业发展和创业机会。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