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春节档落幕之后,中国电影市场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据统计,截至同年2月6日中午,春节档期间上映的新片总票房已经成功突破107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国内观众对电影文化的热爱,更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全面复苏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受春节档票房佳绩的影响,A股影视传媒板块的走势呈现出显著的分化。其中,作为《哪吒2》的出品和发行方,光线传媒的股价实现了大幅上涨,涨幅超过14%;金逸影视更是迎来了涨停。然而,并非所有影视公司都能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北京文化的股价一度触及跌停,至午盘时仍下跌8.57%;博纳影业同样未能幸免,股价下跌超过5%。这种分化走势,无疑反映了市场对不同影视公司未来前景的不同评估。
除了票房的亮眼表现,电影衍生品市场也在今年春节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各类与电影相关的衍生品及联名产品纷纷上架,并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抢购。这一现象不仅在线上电商平台表现得尤为突出,线下门店同样人头攒动,消费者们纷纷为心仪的电影衍生品买单。
以备受瞩目的《哪吒2》为例,该片的周边产品在上映前就已经积累了极高的期待值。随着影片的正式上映,相关周边产品迅速走红市场,成为消费者争相抢购的热门商品。据报道,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上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在上架仅仅两天后就宣告售罄。店铺客服表示,目前尚不确定是否会有补货计划。与此同时,万代南梦宫等合作品牌推出的相关产品也同样热销,线上商城纷纷显示售罄或无现货状态。
消费者的热情高涨,使得电影衍生品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局面。在社交平台上,大量网友发帖询问哪里能够购买到《哪吒2》的盲盒等周边产品。有网友表示,自己连续跑了三个大型商场都未能如愿买到心仪的盲盒。而在二手市场上,一些热门的电影衍生品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原价69元的盲盒摆件已经涨到单个129元,整盒更是被炒到了千元以上的高价。
电影衍生品市场的繁荣景象,并非偶然现象。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电影衍生品市场已经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新的增长点。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流浪地球2》,再到《大圣归来》和《白蛇2:青蛇劫起》,这些电影的衍生品都曾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并推动了国内电影衍生产品市场的持续壮大。
在今年春节档,多部电影都通过跨界联动推出了周边产品,并与多个潮流品牌进行了深度合作。其中,《唐探1900》与27个潮流品牌携手合作,涵盖了服装、玩具盲盒等多个品类;《哪吒之魔童闹海》则与12个消费品牌进行了合作,其中9个为衍生品合作。这些合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衍生品的种类和品质,也进一步提升了电影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价值。
电影衍生品市场的繁荣,与当前消费者的情绪消费趋势紧密相关。随着国内人均GDP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潮玩行业,治愈、颜值、IP、社交等元素已经成为消费的核心动机。而电影衍生品作为IP授权产品的一种,不仅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纪念价值,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社交需求。据预测,2024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近900亿元,并有望在2027年接近1300亿元。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潮玩市场的巨大潜力,也预示着电影衍生品市场未来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