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节档期的深入,电影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白热化。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统计,截至2月2日傍晚时分,今年春节档期的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70亿元大关。
在诸多影片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31.13亿元的票房遥遥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别收获了17.82亿元和8.88亿元的票房佳绩。这三部影片共同构成了春节档期的票房三巨头。
然而,并非所有影片都能在这场票房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博纳影业出品的《蛟龙行动》,尽管拥有豪华的演员阵容和精良的制作团队,但票房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仅收获了2.22亿元的票房。面对春节档期已经过半的残酷现实,这一成绩无疑给博纳影业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早在去年4月,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就曾透露,公司已经将全部资金集中在《蛟龙行动》上。由于影片的拍摄、制作和准备周期过长,博纳影业不得不暂停其他中小影片的拍摄,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部影片中。然而,如今票房的惨淡表现,无疑让博纳影业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蛟龙行动》作为《红海行动》的续集,由林超贤执导,黄轩、于适、张涵予、段奕宏等实力派演员加盟。影片以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为背景,用前所未见的规模和工艺,定义了全球潜艇电影的新标准。然而,尽管影片在细节和设备上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但在剧情上却遭遇了“失衡”和“冗长”的批评。
面对票房的惨淡和观众的批评,于冬并未选择逃避。他在影片的路演活动上,直言打一星的观众都是“黑水”,并呼吁观众真实评价《蛟龙行动》。随后,他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自己针对的是粉圈不理性行为,呼吁观众能够客观理性地评价影片。
除了《蛟龙行动》外,今年春节档期还出现了诸多“反向”营销的现象。例如,《封神2》被指过年不能看,因为影片中将财神赵公明打死;而《哪吒之魔童闹海》也被认为属蛇属龙的人不宜观看,因为影片中有抽筋扒皮的情节。这些“反向”营销无疑给影片的票房表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实际上,博纳影业面临的现金流压力并非个例。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整体疲软,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均出现下滑。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仅为425.02亿元,较2023年下降了22.6%。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博纳影业选择向韩寒旗下的上海亭东借款不超过4000万元用于业务发展,以缓解现金流压力。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于冬对《蛟龙行动》的信心并未动摇。他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相信影片能够复制《红海行动》的成功。而《红海行动》在2018年春节档起初表现并不出彩,但最终实现了票房逆袭。这样的历史经验,或许能够为《蛟龙行动》带来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