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领域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热点,特别是在2025年,这一趋势尤为显著。随着大型语言模型应用的不断深化,具身智能的概念逐渐升温,吸引了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资深人士纷纷转行投身其中。
众多知名人士加入了这一新兴领域。例如,地平线创始成员余轶南博士与理想汽车前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携手创立了维他动力,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李震宇也选择加盟它石智航,共同探索具身智能的未来。小米自动驾驶业务的前技术负责人刘方也成立了阿米奥机器人,致力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
这股热潮不仅限于个人创业者,许多车企也积极参与其中。广汽集团率先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展示了车企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GoMate拥有38个自由度,计划于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的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理想汽车CEO李想也明确表示,理想汽车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概率是100%,强调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旨在推动人工智能的普及。
小鹏汽车同样不甘落后,在“AI科技日”上展示了其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艾伦。这款机器人已经在小鹏汽车广州工厂进行了生产实训,未来将应用于工厂和线下门店等场景。奇瑞汽车与AI公司Aimoga合作研发了人形机器人Mornine,而上汽创投则通过投资智元机器人,以投资形式切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层面,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仍面临不同的挑战。自动驾驶需要处理高速场景,对算力要求较高;而智能机器人通常在低速环境中工作,计算需求相对较低。但在运动控制方面,人形机器人需要模仿生物体的复杂关节运动,这对计算和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机器人工作的场景复杂多变,数据种类多样且发散,对计算能力也提出了挑战。
在商业化方面,创业者们面临着共同难题。马斯克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指出,人形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原因不仅在于软件算法和硬件传感器,更在于生产和工程能力。如何生产出价格合适、能被用户接受的产品,是创业者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软件算法方面,具身智能可以分为大脑和小脑两部分。大脑负责感知并模拟人类的思维决策过程,而小脑则负责复杂的运动控制。目前,许多创业公司依托科技大厂的多模态大模型赋能,起点大致相同。但在运动控制的小脑算法方面,各家则显示出不同的技术路径。主流方案是MPC+WBC,但IL+RL路线被行业普遍认为是未来主流的控制方式,目前仍处于技术瓶颈期。
硬件方面,芯片、传感器和执行运动控制操作的“手”“脚”等部件同样重要。芯片成本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占比大约在7%~10%之间,但未来随着其他部件成本的下降,芯片成本占比预计会有所增加。相比之下,运动控制与执行部分的“手”价格更高,由于需要执行高精度操作,上肢操作的自由度增加,导致“手”的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加速具身智能的普及和渗透,创业者们需要努力降低机器人的成本。就像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一样,从最初的高昂价格逐渐下降到更加亲民的水平,人形机器人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如何将机器人的价格打下来,将成为创业者们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关键。
创业者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路径,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在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创业者们正携手探索未来科技的新边界。他们的努力将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人形机器人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创业者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