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亦庄科创大街,一座办公大楼的标识尤为引人注目:一条金色线条优雅地将蓝色与绿色分割,上半部为深邃的航天蓝,象征着这家公司与航天领域的深厚联系——这便是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工程”)。
航天工程,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控股的上市公司,其核心业务是解锁从“煤”到“气”的转化密码,这一关键技术装备在煤化工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航天工程的吊装现场,一座航天炉巍然矗立,这是其技术实力的直接体现。公司董事长姜从斌透露,航天工程秉承航天精神,致力于自主研发航天粉煤气化技术,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在高端装备制造、绿氢工程技术、环保及工业气体运营等多个领域快速发展,力求成为世界顶尖的绿色低碳工程技术公司。
面对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航天工程迎难而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技术“破局”。姜从斌回忆,早些年,煤气化项目所需的粉煤气化炉、特种阀门等装备依赖进口,不仅投资巨大,售后服务也难以保障。航天工程凭借深厚的航天技术积累,将火箭发动机的高温技术等应用于煤气化领域,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炉。
自2005年启动“301工程”以来,航天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在煤化工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第一台航天炉投煤点火成功,标志着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粉煤加压气化炉的诞生。此后,公司相继开发出多个级别的气化装置及前沿技术,提高了产能、效率与煤种适应范围,逐步成为国内煤气化行业的领军企业。
姜从斌自豪地表示,航天工程自主研发的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在2024年10月实现了满负荷、连续稳定运行一周年的佳绩,创造了半废锅粉煤气化炉运行的最长纪录。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行业的整体问题,还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相关设备的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性能却远超国外。
航天工程的成功,离不开其深厚的“航天基因”。姜从斌介绍,公司煤气化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得益于航天领域长期的技术创新和积累。在系统工程理念的指导下,航天工程快速攻克了煤气化技术的难关,实现了从“1”到“N”的飞跃。
航天工程展厅内,一面墙上摆满了来自各地的煤样标本。姜从斌表示,公司对不同煤质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确保气化设计方案的精准性。正是技术进步与对煤质机理研究的突破,使航天炉能够成功应用于各种煤质,实现从“1”到“N”的成功复制。
航天工程还在多个领域进行突破,致力于拓展高端装备制造、绿氢工程技术、环保和工业气体运营等产业。目前,公司已成功转型,成为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核心设备制造、工程总承包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在绿氢工程技术领域,航天工程已具备从设计、生产到供货及工程EPC的全链条能力。
在工业气体运营方面,航天工程利用核心技术延伸拓展业务,实现了从“养奶牛”到“卖牛奶”的顺畅转型。同时,公司还在生物质能源领域进行创新,计划与大型能源企业合作,建设首套生物质气化示范装置,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