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时间的深夜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神舟十九号乘组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与王浩泽,于2025年1月21日凌晨1时12分,成功完成了他们的一次重要太空行走任务。在历经约8.5小时的紧张作业后,他们与空间站机械臂及地面科研人员紧密配合,圆满实现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和舱外设备设施的巡检。
这次太空行走不仅是神舟十九号乘组在刷新世界最长太空行走纪录后的再次壮举,更是中国航天事业雄心壮志的又一见证。就在前不久的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已经打破了由美国宇航员詹姆斯·沃斯和苏珊·赫尔姆斯于2001年创造的世界纪录,将太空行走的时间延长至9小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对此进行了报道,称这一壮举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新里程碑。
事实上,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方面的成就早已有目共睹。回顾过去,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七号和神舟十六号乘组分别成功完成了约8.5小时、8小时和8小时的出舱活动。每一次的成功,都不仅是对航天员技能和体能的考验,更是对中国航天技术和装备质量的验证。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长时间的太空行走对航天员和航天服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航天员需要在出舱前充分休息,并食用高能量且不产生气体的食品。而在太空行走期间,我国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为航天员提供了必要的生命保障,包括饮水供应。庞之浩进一步解释说,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在设计时留有较大的安全余量,能够支持长达8小时的出舱活动,而实际使用中,航天员的活动时间甚至超过了9小时。
庞之浩还提到了舱外航天服在面对复杂太空环境时的性能要求。中国空间站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1.5小时,其中一半时间处于阳照区,一半时间处于阴影区。这就要求舱外航天服既能够耐热,又能够耐寒,同时还需具备耐辐射等特性。神舟系列乘组多次成功开展长时间的太空行走,充分证明了我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高质量。
庞之浩还表示,多次开展长达8小时以上的出舱活动,也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长时间的太空行走需要航天员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尤其是上肢力量要强,因为太空行走主要依赖手臂进行移动。同时,航天员还需要掌握精确的力度控制技巧,以避免在太空环境中出现失控的情况。神舟系列乘组的成功表现,无疑证明了中国航天员训练有素、技能高超。
随着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逐渐进入后半程,他们将在轨开展更多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在即将到来的蛇年新春佳节里,这些勇敢的航天员将在遥远的太空守护着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同时也将遥望着地球家园的万家灯火。1月2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25年三次空间站飞行任务的任务标识,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将继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