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分布式光伏行业消息频传,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方面,内蒙古、湖南、海南、山西、辽宁、黑龙江、广东、广西、河南等九个省份的36个地区相继发布了暂停备案的通知;另一方面,黑龙江、辽宁、广东等曾经的“红区”重灾区却传出了红区大幅减少的好消息。
这一波操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禁要问,分布式光伏行业到底怎么了?
首先来看暂停备案的消息。据统计,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多个省份的部分地区陆续发布了暂停备案的通知。这些地区既有早已陷入红区泛滥的老面孔,也有此前并未涉及分布式红区的新省份。暂停备案的原因主要是新能源装机激增,电网消纳能力跟不上。
然而,就在人们为这些利空消息担忧之际,一些省份却传来了红区大幅减少的好消息。以黑龙江为例,该省在2023年底的国家能源局评估中,以81个红区“拔得头筹”,到2024年7月,红区数已增至86个。但仅仅5个月后,2025年1月2日,黑龙江的红区就大幅减少到了6个。据黑龙江公告称,这是国网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综合考虑电网承载能力及省内新能源整体消纳能力,优化调整计算原则,认真组织测算的结果。
不过,红区减少并不意味着问题就此解决。对于分布式新能源的后续发展来说,接网只是整个链条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是接网后,分布式新能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消纳。
以黑龙江为例,截至2024年12月29日,黑龙江电源总装机503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517万千瓦,新能源装机比照“十三五”末翻了一番,新能源装机渗透率超过了50%。然而,新能源装机大增、煤电装机不减,负荷又不增,这样的供需组合带来了无奈的现实。分布式新能源需要就地平衡、就近消纳,但即便解绑了80个接网红区,接下来的新能源发电去哪里消纳仍然是个大问题。
不止是黑龙江,其他省份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广东韶关市就明确指出,分布式光伏“小散乱”无序发展,冲击用电安全,电网消纳及送出能力已严重不足。这一地文件的表达尚属客气,如果分布式光伏无法就地消纳,还有什么必要接网远距离送出?
那么,接下来分布式光伏要如何发展呢?核心关键已经不是简单的配电网接网容量问题了,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去分辨具体省份分布式光伏是不是已经阶段性过剩。
以河南和山东为例,这两个省份的新能源装机占比迅速攀升,带来了严重的消纳问题。在河南,中午时段出现了严重的限电问题,分布式光伏用户被动限电弃光竟达到了6-7小时不等。在山东,由于光伏中午时段大发,电力现货市场频繁出现负电价。这些现象都表明,分布式光伏已经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的问题。
为了求解分布式光伏的过快发展问题,需要尽快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短期来看,分布式光伏发展要合理规划;中长期来看,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要上轨道。这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强对战略问题的深入探索和科学前瞻,对具体建设方案进行全面论证和客观判断。
具体到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上,需要强调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的电网承载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来制定发展计划,避免盲目上项目和无序发展。对于已经出现系统性过剩苗头的省份,需要阶段性调控项目数量,不适宜再“唯装机论”。
当然,阶段性控制规模并不意味着要永远控制,而是要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电网的转型争取时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一大核心内容就是新型电网要能够“无条件”接纳新能源。为此,现有的电网需要寻求并实现技术创新与突破,针对新能源的不可预测性实现高精度预测。
中国的电网系统在技术能力和坚固安全方面都是世界一流水平,但在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对电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网系统需要改变心态,不能再热衷于稳稳当当、靠赚取电价价差过好日子了。要干成前无古人的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电网事业,就需要有一个冲劲十足、大刀阔斧、勇于创新的“创业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