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尾声,中国航天年度入轨发射任务的最后一场战役于12月27日上午9时03分31秒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打响,中科宇航的力箭一号遥6火箭承载着无数期望冲向天际。然而,这场发射并未如愿以偿地画上圆满句号。
火箭在点火升空后,一、二级飞行阶段均表现正常,但三级发动机在点火仅仅约3秒后,便出现了姿态失稳的问题。为确保安全,箭上的自主安全控制系统迅速作出了自毁决策,宣告了此次发射任务的失败。这一消息无疑给期待已久的航天界和公众带来了一丝遗憾。
面对这一结果,中科宇航在当日午间迅速发布了情况说明,详细阐述了发射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后续的处理措施。
回顾整个2024年,中国航天共进行了68次入轨发射,其中66次成功,2次失利。尽管发射数量在去年67次的基础上再次刷新了纪录,但与年初《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中预测的“全年进行100次左右发射”的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这一差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中国传统航天任务与新兴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差异密切相关。传统航天任务,如探月、登月、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等,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发挥,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然而,在商业航天领域,现实与计划却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商业航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旨在通过设计、配置和应用航天资源来实现盈利。然而,在实践中,商业航天任务却频频遭遇“跳票”的尴尬。这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非技术方面的因素。从技术层面来看,航天依旧是一个处于人类能力边缘的学科,任何跨越式的发展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积累。我国商业航天在“上强度”之后,技术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显露出来。
具体来说,原计划年内首飞的数款可复用商业火箭至今都未能进入飞行任务准备阶段,甚至出现了火箭在地面测试中意外飞离等公共风险事件。同时,卫星批量产能不足、质量不稳等问题也导致星座部署进度不及预期。新建发射场的调试、磨合时间较长,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等也是导致商业航天火箭和卫星发射数量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
除了技术因素外,政策、管理、投融资关系等也是制约商业航天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例如,航天发射的审批单位、审批环节以及审批流程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和优化。同时,如何平衡风险管控与企业自主、如何有序开展新老股权轮替实现资金流动等问题也需要得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商业航天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中国航天事业的整体布局和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