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情绪消费服务悄然兴起,销量惊人,却也伴随着一系列风险和问题。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这一新兴消费领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隐私泄露、价格与服务不透明等隐患频现,部分商家甚至提供违法违规的涉黄服务。
以游戏陪玩为例,随着网游行业的繁荣,游戏陪玩师这一职业逐渐受到关注。武先生,一名来自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的游戏陪玩师,他表示,客户需求已从单纯的技术陪玩扩展到情感陪玩、娱乐陪玩等多个方向。收费也因服务内容而异,如同时需要开麦聊天和赢得游戏,费用会相应提高。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情绪消费已成为年轻一代消费决策的新热点。电商平台上,各类倾诉、叫醒、陪聊等服务琳琅满目,价格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然而,这些网店的销售页面往往缺乏详细的服务介绍、时间说明和从业人员资质等信息。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了陪聊服务,发现陪聊人员虽不具备心理咨询资质,却声称对心理学感兴趣并有相关经验。专家指出,这不仅可能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对真正需要心理咨询服务的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
情绪消费服务还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消费者在服务过程中可能需要披露个人身份、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增加了隐私泄露的可能性。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情绪消费服务涉嫌低俗不良甚至违法违规。
针对这些风险和问题,专家建议情绪消费相关行业应做好真实信息披露,明确区分专业心理咨询的边界,并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平台方和监管部门也应多方发力,加强监管和治理整顿。
平台应切实核实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对服务全流程进行必要管理。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发布监管指引性文件,促进新消费模式业态的规范和完善。消费者在选择情绪消费服务时,也需仔细辨别,明确服务流程和计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