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漫话榆关八景

   时间:2024-08-26 11:09:21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作者:冯璃月编辑:瑞雪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山海关区,隶属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在此地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代到民国期间,关于山海关地区的“古景”记述颇多。这些“古景”大多被前人用四字词语精准、形象地命名,很多景观至今仍存,身临其境,更能感受其自然天成的独特韵味。最出名的就要数“榆关八景”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榆关八景”究竟是哪八景,每一景又有哪些独到之处。

老龙头景区的标志性建筑澄海楼的前身叫“观海亭”,是明朝初年修筑的。此亭虽小,名气很大。登上澄海楼,极目远眺,巨浪翻滚,海天一色,令人豪情激荡,壮志满怀。更为奇妙的是,“海风时吼”,而“独亭中闲静莫觉”,因而此景被称为“海亭风静”,名列古“榆关八景”之一。

即山海关城北角山观日。民国年《临榆县志·舆地》:“角山顶将晓,俯见海中日出,红云四拥,恍如莲座,日升则座沉矣。”清·陆开泰诗:“万里晴空绚早霞,云含曙色现奇葩。飞来太液千重瓣,涌出红盆十丈花。光射龙宫惊电转,辉流蓬阙散珠华。只因时傍金乌力,频见朝朝映海涯。”角山日出,为山海关一大奇景,观者无不陶醉忘返。

越过山海关城东北的三道关,就到了悬阳洞,此洞洞内曲折,深六七丈,暗不见五指,继而有二孔透出天光,即“欲行山洞石高悬,昂首玲珑忽见天”。此即悬洞窥天。

早在明初就列为山海关八景之一。它是由于栖贤寺周围小气候所形成的独特的降雨现象。由于受山后燕塞湖水的影响,云雾集散无常,形成山下阳光明媚,山上细雨霏霏,有时寺内风和日丽,寺外大雨瓢泼的景象。有诗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阴雨上方晴。阶前俯视蛟龙斗,槛外高悬日月明。即是“山寺雨晴两重天”。

位于山海关城北。首山二郎庙后有可琴亭,雅静极致,山势环拱,泉韵淙淙,沙岸渔樵,往来如蚁,真实画景。费荫棠诗:“画景天然画不成,琴亭不必有琴声。回岚拥坐落神秀,乱石漱流谋耳清。春盎围屏黛如笑,云团远寺墨疑倾。还当启宇高前殿,帆鸟兼移海上情。”刘文临诗:“琴心画意一亭幽,山叠屏风水曲流。绝调空怀嵇叔夜,作图须觅李营丘。三时风景真蓝本,四壁烟霞足卧游。樵担渔梁工点缀,窗前逸趣得沧洲。”

位于山海关孟姜女庙东南海中,海面上浮立着的两块礁石,一块壁立,象块碑石;一块俯卧,象座圆丘。传说那里埋葬着孟姜女,意为孟姜女坟。可是,礁石四周海水环绕,人们难以近前凭吊。只有阵阵的雁群,一忽儿聚集在礁石上,嘎嘎长鸣;一忽儿飞旋在海空,依依不去。古人给这奇绝的景色,起了个很富诗意的名字“姜坟雁阵”,此地也成为榆关八景之一。

位于山海关区围春山。民国年《临榆县志·舆地》:“从洞山口入,群峰四面如列屏障。至春深日丽,紫翠交映,景物不容尽状,名曰围春山者,以此即萧给谏围春庄。”明代进士萧显曾于此建别墅避暑攻读,其中有围春庄,故名。清陆开泰诗:“望中四面万山遮,引人桃源石径斜。欲锁晴霞新黛色,不留断嶂漏春华。苔深低衬幽岩翠,日暖斜飞阆苑花。惆怅刘郎归去杳,到今何处熟胡麻。”清·王朴诗:“为寻幽胜入春山,春在群峰合沓间。造物有心开画本,东君随意斗烟鬟。嫣红蓄韵花千树,晴翠摩空壁四环。最是山灵知我意,和风早为启云关。”

位于山海关城东北三道关后。瀑布泉从壁立处飞下,水滴山根成井,深四五尺,满而分溢为贺家楼河。费荫棠诗:“入谷初闻风雨回,悬崖指顾瀑喧豗。珠玑万斛穿云落,翡翠双屏裂帛开。壁陡破空喷冷雪,石崩转壑走惊雷。等闲识得匡庐境,真面分明揭出来。”刘文临诗:“谁将匹练挂崖巅,三道关前吼瀑泉。峭壁摩天银汉泻,晴空未雨玉虹悬。树根络住将崩石,山罅喷来不散烟。绝谷雷鸣坤轴撼,惊湍难使老龙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