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战略持续推进与消费品质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国板材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以脲醛树脂胶为核心的板材体系,因甲醛释放周期长、环保性能存疑等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2026年即将实施的GB18580-2025新国标将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强制提升至E0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的需求激增,推动行业向更高标准迈进。在这场变革中,强一木业董事长葛建伟凭借21年的行业深耕,以糯米板这一创新产品为突破口,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
葛建伟的创业历程始于2004年,当时他成立厚街强一木业销售部,从贸易业务起步。然而,他很快发现,仅靠贸易难以满足市场对品质的需求。“做贸易只需关注供需匹配,但工厂的每一个环节都藏着品质的密码。”2005年,他决定开设生产工厂,正式转型制造业。这一决定让他深刻体会到制造业的“重量”——在产能过剩与消费升级并存的市场中,品质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初期,板材市场充斥着低价竞争,多数企业以牺牲品质换取成本优势。葛建伟却选择了一条差异化道路:“别人做普通板材,我们就死磕高品质。”这种坚持在初期让企业承受了价格压力,但2018年贵港基地建成后,品质策略开始显现成效。当产品质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且定价略低于同类竞品时,订单迅速供不应求。葛建伟总结道:“价值竞争远比价格竞争更具生命力。”21年的深耕让他摸清了行业的脉络:“贸易教会我看市场,制造教会我做产品。品质不是口号,是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次较真。”
新国标对环保的硬性要求,本质上是对胶黏剂技术的终极考验。沿用150余年的脲醛树脂胶因甲醛释放问题,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葛建伟的突破口来自古老的建筑智慧:“长城的糯米灰浆能留存千年,说明天然黏合剂有无限可能。”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糯米板,摒弃了传统化学胶黏剂,采用糯米粉搭配氯化镁、氧化镁制成环保胶。其核心原理源自传统工艺,却实现了现代升级:“糯米粉加入氯化镁后,镁离子与淀粉分子相互作用,强化了分子间的结合力;再加入氧化镁,既保强度又增韧性。”这种组合既符合“绿色制造”趋势,又解决了传统板材的环保痛点。
但葛建伟深知,真正的技术壁垒不在配方而在工艺。“原料比例几分钟就能算出来,但反应节点的把控才是关键。”他举例说,加料时间、温度控制、PH值调节等细节,稍有偏差就会影响成品性能。这种对工艺精度的极致追求,配合严格的生产管理体系,构成了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目前,强一木业已在贵港建立4大生产基地,全国布局16个分仓,形成完整的产业供应链。
糯米板的市场表现印证了产品力的价值。其环保性能堪称行业标杆:“传统脲醛树脂胶是假性环保,温度湿度升高甲醛释放量就翻倍,释放周期长达十几年。而我们的板天生无醛,装完不用散味,环保等级达超ENF级,能满足儿童房、孕婴房等高端场景需求。”在实用性能上,糯米板同样表现突出:防水性能达二类标准,经63度水煮4小时再烘干依然不变形;耐高温性达2852度,遇火只炭化不起明火,阻燃性达B1标准;碱性环境让白蚁无从生存,防虫等级达9.5级以上。防潮、抗变形、隔音隔热等特性,几乎覆盖了全场景需求。
市场反馈给出了最直接的认可。糯米板自推出以来,销量已超百万张,几乎零售后。有客户反馈:“本准备散味三个月,结果装完一点味道没有,直接拎包入住。”这种口碑效应,让糯米板迅速成为行业“九边形战士”——在环保与性能双重刚需下,其九大优势直击消费痛点,获得了“环保新标杆”的市场评价。
葛建伟认为,当前板材行业的品牌格局已基本固化,用常规方式塑造品牌难度较大。但新国标实施与消费迭代正在催生品类机会:“就像电动汽车颠覆燃油车,新材质的出现能重构行业规则。”他将当前阶段比作“做电车的培育期”:“产品力够硬,就能替代传统板材,抢占存量市场。”这种底气来自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年轻人更认“平替”逻辑,只要性能更优、价格合理,就能打破品牌惯性。强一木业的目标很明确:让“糯米板”成为板材新品类代名词,“未来提到糯米板,就想到强一”。
在强一木业的生产车间里,葛建伟依然每天专注于产品研发与工艺改进。从贸易商到品类开创者,21年的坚守让他成为行业变革的推动者。“板材行业的革命才刚刚开始。”他信心满满,“当消费者真正了解到产品性能的差异时,就是糯米板迎来爆发的时候。”这位深耕行业21年的“技术男”,正在用坚持与创新,为中国板材行业开启新的技术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