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及正式报告的陆续披露,市场对季报行情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截至10月24日,已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24家预喜,占比超八成;正式披露三季报的1088家公司中,874家实现盈利,占比同样超过80%。这一数据表明,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稳健,为四季度及明年初的市场走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盈利规模来看,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的企业不在少数。数据显示,预计有101家公司盈利规模超过1亿元,其中22家盈利超10亿元。中国人寿以1567.85亿元的预告利润下限位居首位,新华保险和立讯精密的预期利润也均突破百亿元。在正式报告中,中国移动前三季度净利润达1154.23亿元,同比增长4%,宁德时代、中国神华、紫金矿业的净利润均超过400亿元。共有157家公司的利润增速超过100%,先达股份以超2800%的净利润增速领跑,其烯草酮产品售价大幅上涨带动毛利率提升,预计前三季度盈利1.8亿元至2.05亿元。
行业分布方面,电子、有色、券商保险、化工等领域成为业绩预喜的集中地。招商基金基金经理陈西中分析指出,受益于产品涨价或下游高景气需求,AI、出海相关企业的业绩超预期可能性较大。从半年报和三季报的衔接来看,半导体国产替代链、海外算力链、AI端侧等细分领域业绩增长强劲,验证了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性。储能行业也表现出需求爆发和盈利能力修复的趋势,龙头公司估值普遍偏低,未来两年需求确定性高,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公募基金对三季报的关注不仅在于数据本身,更在于其对投资策略的校准作用。兴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邹慧表示,三季报基本反映了年度经营结果,在上证指数站上3900点的背景下,盈利能否支撑当前估值成为指数运行方向的关键。若业绩超预期或有反转迹象,将考虑增加持仓或纳入新标的;若业绩下滑或展望负面,则会减仓或换股以优化风险收益比。国泰基金基金经理杜沛也强调,三季报是组合管理中校准策略、优化持仓的核心参考,行业层面会关注需求复苏、成本改善、格局优化的赛道,个股层面则聚焦业绩增长可持续的标的。
科技板块成为基金经理共识的布局方向。杜沛认为,尽管科技成长板块年内涨幅较大,但业绩支撑依然坚实,驱动因素正从预期转向业绩。陈西中指出,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既得益于产业趋势,也与其盈利周期回升密切相关。根据半年报数据,TMT板块处于主动补库阶段,订单和补库趋势持续上行,企业层面对未来需求持积极态度。三季报显示,AI算力、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等细分方向需求确定性强、技术壁垒高,值得重点关注。嘉实基金基金经理杨欢也表示,将聚焦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其中人工智能及产业链、大模型和算力是重点投资方向,高端制造领域则看好锂电、军工和半导体。
科创板企业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多家科创板公司披露了前沿技术的商业化进展,AI算力芯片、光通信等新兴产业延续了上半年业绩增势,量子计算、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也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北京一家公募投研人士提到,科创板在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其业绩表现和技术突破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线索。
永赢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王乾则从盈利质量、现金流和行业竞争格局的角度分析,科技成长板块的高成长性需通过三季报验证,而顺周期与内需板块若能展现盈利触底改善迹象,可能成为市场风格切换的催化剂。整体来看,三季报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业绩基准,也为基金经理动态调整持仓、优化风险收益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