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今年“双11”AI成购物“神助攻”:比价凑单选货样样行,但需理性看待

   时间:2025-10-24 06:04:2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双11”购物节的开启,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从比价到凑单,再到虚拟试穿,AI正以多种形式深度融入购物流程,成为今年“双11”的一大亮点。

记者在体验中发现,AI在比价环节的表现虽快,但准确度仍有待提升。例如,在淘宝平台,AI建议88VIP会员同时使用消费券和美妆券,并推荐通过淘宝购买特定美妆产品以获得最优价格。然而,实际加入购物车后,京东平台同款产品的最终价格却更低。这一现象并非个例,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反映,AI在跨平台比价时给出的建议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甚至出现多次计算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这表明,在涉及多平台、多规则的复杂比价场景中,AI的可靠性仍需提高。

相比之下,AI在单一平台内的“凑满减”计算中表现更为出色。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使用豆包AI解决“凑单难题”的经历:将多个商品价格输入后,AI迅速给出最接近满减门槛的组合方案。记者测试发现,AI在处理满1000减140、满2000减280等复杂优惠券规则时,计算速度和精准度均优于人工操作。例如,针对四件商品的分单结算问题,AI给出的方案总价最低,且计算过程仅需数秒。这种“快准狠”的表现,让消费者在面对繁琐的优惠规则时省心不少。

除了比价和凑单,AI在商品筛选和试穿环节也展现出“多面手”的能力。淘宝的“AI万能搜”可根据用户需求推荐同款低价商品,“AI帮我挑”能结合偏好筛选商品,而“AI试衣”则通过上传照片实现虚拟试穿。记者体验发现,AI试衣功能操作简便,无需线下奔波即可查看服装上身效果。不过,虚拟试穿的身形呈现略显纤瘦,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该技术可帮助商家降低退货率,同时通过分析试穿数据优化产品设计和库存管理。

针对AI在购物中的应用,专家提醒消费者需理性看待。厦门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承东指出,AI在处理复杂规则时具有计算优势,但可能因规则理解偏差或数据局限导致结果不准确。他建议将AI视为提供参考方案的“超级参谋”,而非最终决策依据,购买前仍需通过购物车结算页面核实价格。同时,他预测AI将向更深层次发展:从工具升级为电商核心能力,为用户生成个性化“虚拟商城”首页,并实现视觉、语音和自然语言理解的多模态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语音描述需求,AI立即结合图片和视频推荐商品,实现“边看边问边买”的无缝体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