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创业者向资深企业家冯仑请教:如何提升管理能力,让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冯仑以《史记》中的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分享了创业者应具备的关键品质。
冯仑提到,刘邦虽早年行为不羁,却展现出超越常人的追求。当目睹秦始皇车队时,他直言"大丈夫当如此",这种目标感驱动他在乱世中迅速组建队伍。更难得的是,他具备极强的忍耐力——早期屡战屡败仍坚持,面对项羽威胁要烹煮其父时,竟能冷静回应"分我一杯羹"。这种将面子置于次要位置的智慧,在德国谚语中被称为"脸掉在地上,人就自由自在",冯仑观察到,许多情绪稳定者往往经历过"脸面落地"的过程,而过度要面子的人反而容易陷入抑郁。
在用人方面,刘邦展现出卓越的领导艺术。他既能根据不同阶段任用合适人才,又懂得分享利益,形成人才济济的团队。更关键的是,他保持开放心态接受下属建议,实现"用人"与"被人所用"的平衡。对比项羽因个人能力过强却忽视团队建设,最终败于刘邦,冯仑强调:企业创始人作为核心资产,必须让他人有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谈及刘邦重要谋士张良,冯仑特别指出其忠诚品质。鸿门宴前,项伯劝张良逃离险境,他却选择坚守岗位为刘邦谋划,践行了"食人之禄,忠人之事"的信条。这种对雇主、股东、员工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感,正是创业者必备的素养。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在此得到生动诠释。
张良的智慧还体现在知进退的处世哲学。当刘邦欲赐三万户封地时,他仅要求象征性纪念地"留",并解释:"此天以臣授陛下"。这种低调作风与李嘉诚"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理念不谋而合。冯仑分析,事业发展需要建立自我,但成功后若不懂收敛,容易引发他人不适。张良的善终,正源于功成身退的清醒认知,反观历史上众多人物因膨胀导致众叛亲离,更凸显知进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