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间,福耀玻璃正式完成权力交接。79岁的创始人曹德旺卸任董事长职务,其长子曹晖接棒成为新任掌门人。同日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这家千亿市值企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3.02亿元,归母净利润达70.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2%和28.93%,延续了全球化扩张的强劲势头。
曹德旺的退居幕后早有铺垫。自2024年1月新一届董事会履职以来,这位企业创始人逐步将经营权移交曹晖等管理层。当年4月的股东大会上,他明确表示"公司事务已交由团队打理"。此次提前三年结束任期,福耀玻璃在公告中强调此举旨在"优化治理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尽管辞去董事长,曹德旺仍保留终身荣誉董事头衔,并继续担任战略发展委员会、薪酬考核委员会等核心职务,同时兼任多家子公司要职。
新任董事长曹晖的接班路径经过精心布局。这位1989年从基层车间起步的"创二代",曾历任福耀香港总经理、北美公司负责人等职。2015年创立福建三锋控股集团后,通过五年时间构建起覆盖高端汽车配件的全产业链。2018年福耀玻璃以2.24亿元收购三锋控股,为曹晖回归铺平道路。目前其家族通过直接与间接方式持有公司16.36%股份,家族成员在董事会占据三席,形成对企业的实际控制。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占据34%的市场份额,客户覆盖宾利、劳斯莱斯等豪华品牌及大众、丰田等主流车企。尽管近年汽车行业深陷价格战,但高市占率赋予企业较强议价权——每平方米玻璃价格从2016年的152元攀升至229元。2024年财报显示,国内业务毛利率提升超2个百分点,浮法玻璃业务毛利率更是增长7.33%,凸显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全球化布局是福耀玻璃的核心战略。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起,企业便开启海外扩张。当年31岁的曹晖出任北美公司总经理,成功应对美国反倾销调查。2024年海外市场贡献45.35%营收,在新能源车企竞争白热化背景下,公司仍创下历史最佳业绩。近三年资本性支出累计超159亿元,包括对美国公司6.5亿美元增资、福清基地6亿元扩建、福清市32.5亿元汽车安全玻璃项目,以及合肥57.5亿元投资设立三家全资子公司。
尽管面临复杂经济形势,研究机构普遍看好福耀发展。西南证券指出,随着美国新产能释放,当地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高盛认为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大幅改善;瑞银证券则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及美国市场涨价,上调目标股价。2025年经营计划显示,企业将确保合肥工厂与福清出口基地如期投产,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
这家始于汽车玻璃、如今提供全解决方案的企业,正经历着代际传承的关键转型。从曹德旺时代到曹晖掌舵,从国内市场到全球布局,福耀玻璃的扩张步伐从未停歇。去年7月美国子公司遭遇的劳工调查,虽未影响正常运营,却为出海企业敲响警钟——在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全球化征程仍需应对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