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茶饮巨头跨界入局,精酿啤酒赛道能否借“蜜雪”之风走向大众?

   时间:2025-10-17 06:03: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啤酒行业整体表现低迷,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为3521.3万千升,较2013年高峰期下降近30%,主要企业如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营收与利润均出现下滑。传统餐饮场景中,啤酒消费热度明显减退,即便商家推出“喝一送一”等促销活动,仍难以吸引消费者。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跨界竞争者正加速涌入。茶饮巨头蜜雪冰城近日宣布,以约2.97亿元收购精酿啤酒品牌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进军精酿赛道。这一动作被视为对传统啤酒市场的直接挑战,也引发了关于精酿啤酒能否突破小众圈层的讨论。

尽管啤酒行业整体下滑,精酿啤酒却呈现逆势增长。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将达1342亿元,中研普华报告也指出,该领域未来几年将保持显著增长。然而,当前精酿啤酒在整体啤酒市场中的占比仅为17.2%,渗透率不足6.3%,价格高企成为制约其普及的关键因素。普通消费者对数倍于工业啤酒的精酿价格接受度较低,认为其口味差异不足以支撑溢价。

蜜雪冰城的入局,或将通过价格策略打破这一僵局。凭借在茶饮市场积累的供应链优势,蜜雪冰城已形成从原料种植到物流配送的全链条控制能力,有效降低了成本。这种模式在茶饮领域已验证成功,其低价策略不仅成为品牌标签,更构建了竞争壁垒。此次收购的福鹿家品牌,产品定价集中在5.9元至9.9元区间,显著低于行业头部品牌,人均消费仅17.96元。接入蜜雪冰城供应链后,福鹿家有望进一步压缩成本,推动精酿价格下探。

福鹿家的扩张路径与蜜雪冰城高度相似,均以性价比为核心,通过加盟模式快速铺开市场。2024年10月,其门店数量尚不足300家,至今年6月已突破1000家。蜜雪冰城的加盟资源与管理经验,或将助力福鹿家实现更高速的增长。若价格优势得以巩固,精酿啤酒的消费者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尽管前景乐观,精酿啤酒仍面临多重挑战。与新茶饮相比,精酿啤酒难以成为“日常刚需”,尤其在工作场景中消费频次较低。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微醺”体验,而非传统酒桌上的豪饮,导致其消费频率低于工业啤酒。调查显示,80后中每日饮用啤酒者较多,而90后、95后则以每周两至三次为主,消费稳定性不足。

啤酒消费高度依赖餐饮场景,福鹿家选址时优先选择人流量大、餐饮占比超50%的区域,通过周边美食店带动销量。然而,近年餐饮行业整体低迷,门店倒闭潮直接影响了啤酒消费,包括精酿领域。反观新茶饮,其消费场景更灵活,无需依赖餐饮,甚至在外出就餐减少时,茶饮消费反而可能增加。

蜜雪冰城的入局,也引发了传统啤酒巨头的警惕。当前精酿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精酿酒馆、新锐品牌、传统酒企及商超自营品牌。精酿酒馆虽最早布局,但规模有限,如泰山原浆啤酒专营店约3000家,优布劳突破2000家,远不及茶饮品牌的万店规模。这为蜜雪冰城提供了扩张机遇,其资金与渠道优势或助力福鹿家快速占领市场。

真正的竞争或来自传统啤酒巨头。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近年加速精酿布局,如金星啤酒中式精酿产销量已达1亿罐。这些企业在渠道、品牌与供应链上具备显著优势,开辟精酿新市场的阻力较小。相比之下,蜜雪冰城的优势在于年轻消费群体,但若想推动精酿普及,仅依赖年轻人远远不够。工业啤酒仍占据数亿消费者的主流选择,精酿啤酒需通过产品创新,如口味、口感或包装的质的升级,才能说服消费者放弃低价工业啤酒。

在这场跨界竞争中,传统酒企可能因“左右互搏”而布局保守,这反而为茶饮巨头提供了机会。尤其当茶饮行业增长触顶,寻求新增长点已成为迫切需求。蜜雪冰城的入局,或许正是行业变革的起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