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近日完成重要人事更迭,八旬创始人曹德旺正式卸任董事长一职,其子曹晖接任成为新掌门人。这场看似突然的权力交接,实则是曹德旺历时十余年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坦言"早退一年能让接班人多历练一年",这句话既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更折射出企业家对企业永续发展的深层思考。
曹德旺对接班人的培养堪称"极限淬炼"。自本世纪初开始,他三次将曹晖从舒适环境抽离:先在生产车间历练六年,继而派驻香港特区六年,最后赴美国工作六年。这种刻意制造的"不适区"轮岗,旨在培养既精通业务又具备抗压能力的复合型管理者。值得关注的是,曹德旺曾尝试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但最终选择回归家族传承模式,这与社科院调查显示的"82%家族企业二代不愿接班"形成鲜明对比。
曹德旺的交班智慧体现在制度设计层面。他通过设立"终身荣誉董事长"职位,既给予曹晖独立决策空间,又保持战略指导的连续性,形成"退而不休"的过渡机制。这种安排与娃哈哈集团因股权结构复杂导致的传承困境形成强烈反差。福耀玻璃的董事会构成颇具特色,创业元老与新生代形成有效制衡,确保权力交接在制度框架内平稳进行。
交班时机的精准把握彰显战略眼光。今年前三季度,福耀玻璃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7.62%,净利润增长28.93%,强劲的财务表现为权力过渡提供了坚实保障。反观同龄企业家宗庆后,因交班规划滞后,导致企业治理结构与战略方向出现双重震荡。两相对比凸显出:民企传承不仅是权力移交,更是治理体系与企业精神的系统性重构。
曹德旺的传承实践与瑞士管理学家斯蒂芬·默克巴赫在《源头之道》中提出的理论形成奇妙呼应。该书译者骆骏指出,"源头理论"强调组织能量源自首个行动者,传承本质是"源头能量"的有序转移。曹德旺通过长期历练将曹晖培育为"分源头",既保持组织能量连续性,又激发新生代创造力。书中"传播源头,不求回报"的理念,在曹德旺保留董事职务的安排中得到生动诠释。
当前中国民营企业正集体面临代际传承考验。福耀玻璃形成的"太子监国、能臣辅政"格局颇具启示:女婿叶舒主掌海外业务,财务重任由元老把守,这种"分源头"网络构建确保企业持续进化。《源头之道》提出的"人人都是源头"理念,在福耀的治理实践中得到成功验证,为破解传承难题提供了可操作的思维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