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抹茶消费新图景:健康场景双驱动,代际差异催生创新潮

   时间:2025-10-06 09:01:0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与国潮文化的深度交融,源自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抹茶正经历一场消费变革。从传统茶饮到甜品、烘焙、饮品等多元场景的渗透,抹茶已成为当代消费市场的热门品类。近日,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发布的《2025抹茶产品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基于1401份有效样本,揭示了中国抹茶市场的消费特征与发展趋势。

调研显示,一线城市中高收入中青年群体是抹茶消费的核心力量。样本中,62.6%来自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作为消费趋势的引领者,居民对新事物的接受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年龄分布上,26-35岁(35.9%)与36-65岁(41.11%)人群合计占比超七成,他们处于事业上升期或稳定期,消费能力强且注重生活品质。职业方面,上班族占比59.74%,月均可支配消费5000元以上的群体超58%,高收入特征为数据提供了可靠性保障。

在购买渠道上,线上与线下呈现互补格局。电商平台以28.98%的占比成为首选,其便利性与产品多样性深受消费者青睐;甜品店/奶茶店(25.16%)与线下商超/便利店(23.19%)合计占比近半,凸显即时消费场景的重要性。例如,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在下午茶时段通过外卖平台购买抹茶饮品,而中老年群体则偏好在超市选购预包装产品。这种渠道差异要求品牌构建全渠道运营体系,既要满足计划性购买,也要捕捉即时需求。

消费频率方面,市场正从“尝鲜式”向“习惯化”转变。目前,44.07%的消费者属于“偶尔尝试”群体,表明潜在市场空间巨大;而每周多次(9.46%)与每月1-3次(28.29%)的稳定消费群体合计近四成,核心客群的形成标志着市场基础日益稳固。例如,部分消费者已将抹茶拿铁纳入日常饮品清单,形成稳定的消费习惯。

产品选择上,“口感”与“健康”成为决策关键。31.13%的消费者将口感列为首要因素,24.67%关注健康成分,远高于价格(17.62%)与品牌(13.21%)的影响。具体到品类,烘焙甜点(31.22%)与纯饮/调饮(25.83%)最受欢迎,这与抹茶的风味特性高度契合。在品质评判上,无添加剂(33.41%)与茶香浓郁(28.45%)成为优质产品的核心标签,消费者对“天然”与“正宗”的追求愈发明显。

健康化趋势在消费中尤为突出。超70%的消费者关注“低糖/零卡糖”(66.11%)与“有机天然”(71.71%),“减糖”与“清洁标签”已成为产品的基础标准。即使对“膳食纤维”“益生菌”等功能性成分,关注人群也超半数。在新品尝试动机中,健康标签(25.96%)位居首位,促销活动(20.10%)与朋友推荐(19.41%)紧随其后,包装设计(12.96%)与联名款(10.4%)则成为吸引初次尝试的重要因素。

价格认知上,消费者追求“品质性价比”。10-50元是主流可接受区间,覆盖超75%的消费者,其中10-30元与30-50元区间占比相近。放弃购买的核心原因集中在口感不佳(36.72%)与价格过高(30.05%),表明消费者不愿为低质产品支付溢价,但愿意为公认品质买单。在品牌偏好上,国内知名品牌(36.42%)与小众精品品牌(28.36%)更受青睐,国际大牌或网红标签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细分人群分析显示,性别与年龄差异显著。女性更偏好线上购买(电商占比29.33%),男性则略倾向线下商超与代购;产品类型上,女性对烘焙甜点(33.09%)的偏好高于男性(28.64%),男性则更关注冲饮与零食。年龄层面,18岁以下与18-25岁人群依赖社交驱动与即时享受,是甜品店/奶茶店的重度用户;26-35岁作为消费主力,是电商平台核心用户;36岁以上人群消费更趋传统,对品牌专卖店偏好随年龄增长提升,66岁以上人群品牌专卖店选择率达30.30%。

基于消费需求,抹茶产品创新方向聚焦“风味融合”与“基础优化”。风味创新上,“抹茶+奶制品”以近三成占比成为最受期待的组合,其微苦与醇厚的平衡契合消费者口味;“抹茶+咖啡”(20.89%)则满足都市年轻人对提神与风味层次的需求;“抹茶+坚果”(19.71%)的受欢迎,体现了对健康零食与丰富口感的追求。与此同时,34.52%的消费者将“口感优化”列为最需改进的方向,涵盖抹茶粉细腻度、甜度控制、苦味平衡等多维度,要求品牌在创新的同时夯实品质基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