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龙湖“数字同事”登场:Agent智能体如何破解地产物业运营难题?

   时间:2025-09-29 15:04: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房地产与物业管理领域,龙湖集团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重构传统运营模式。这家以不动产开发为主业的企业,近年来在数字化领域投入超百亿元,构建起覆盖投资、设计、建造、运营全链条的近300个业务系统。当行业普遍面临决策滞后、风控薄弱、人力成本高企等痛点时,龙湖选择将AI智能体作为突破口,在定价策略、停车场管理、合同审核等核心场景实现智能化升级。

定价决策的变革最具代表性。传统模式下,区域公司申请价格调整需经过长达两周的审批流程,财务人员依赖手工报表分析货值、利润率等指标,往往因市场窗口关闭错失调整时机。引入定调价智能体后,系统可在数小时内整合财务数据、竞品价格、市场趋势等维度信息,自动模拟不同调价方案对利润和现金流的影响,直接给出"建议通过/不通过"的结论。某住宅项目曾因智能体及时预警,避免因盲目降价导致数百万元货值损失,这种"数字安全带"机制正在集团内部全面推广。

物业管理场景的智能化改造同样显著。针对全国2400多个项目每年产生的2亿次停车场抬杆记录,传统人工稽核方式面临效率低下与成本高昂的双重困境。部署异常抬杆识别智能体后,系统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自动判别合理放行与逃费行为,人工审核比例从100%降至17%,稽核效率提升83%。在已落地的400多个项目中,该系统每年为企业挽回数千万元损失,同时使不合规放行行为减少近90%,员工在"AI监督"下更规范地执行操作流程。

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龙湖旗下科技企业千丁数科的持续创新。作为集团数字化战略的核心载体,千丁数科十年间沉淀了500余个垂直领域算法模型,自主研发的数字员工开发平台在权限管理、安全合规等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该平台已孵化出180多个数字员工,构建起涵盖空间管理、服务优化、数据分析、流程自动化、运营决策的五大智能体体系,真正将AI转化为企业的"认知外脑"。

在合同管理领域,招商合同智能审核体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人工逐条核查的低效模式。系统内置的审核规则库可自动识别免租期、押金条款、违约责任等风险点,某商场租赁合同审核中,智能体精准标出超出公司标准的免租期条款,帮助招商团队及时修正,有效规避运营风险。这种"法务专家式"的智能审核,使合同处理效率提升3倍以上,风险识别准确率达到80%。

技术落地的关键在于业务规则的数字化重构。千丁数科通过结构化处理企业制度、操作规范、合同模板等知识资产,构建起智能体可理解的"规则引擎"。例如在请假流程优化中,针对系统首次执行完整审批而后续跳过环节的"大模型幻觉"问题,技术团队通过强化语义逻辑训练,使流程执行准确率稳定在80%左右。这种持续迭代机制,确保智能体在复杂业务场景中的可靠性。

多智能体协作模式正在重塑企业运营流程。以新员工入职为例,审批智能体确认流程合规性后,自动触发IT部门开通系统权限、人事部门发送入职邮件、行政团队准备办公设备,整个过程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无缝衔接。这种跨部门"虚拟团队"协作,使入职办理周期缩短60%,人工干预仅需处理异常情况。

面对行业数字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千丁数科在2023年开始对外输出智能体解决方案时,着重解决三大挑战:通过定制化训练平衡模型不确定性与客户确定性需求;构建分级权限体系满足企业安全合规要求;帮助客户补齐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数字化闭环等基础条件。这种"授人以渔"的策略,使外部客户智能体落地成功率提升40%。

在组织变革层面,龙湖建立的"双角色团队"机制确保技术实现与业务落地的平衡。每个项目由AI产品经理与业务专家按6:4比例分工,既保证技术可行性,又确保业务适配性。针对员工对技术变革的顾虑,集团通过AI大赛、内部体验活动等方式,展现智能体作为"效率助手"而非"替代者"的定位,目前"人人会用AI"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龙湖计划在经营数据分析、客户服务、跨部门协作等领域深化智能体应用。正在研发的商场运营智能体将基于实时数据提供决策建议,客服智能体则聚焦"有温度"的交互体验。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域技术,企业期望实现招聘、采购、项目管理等复杂任务的端到端自动化,持续推动不动产行业向智能化方向演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