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游戏与动漫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CreateAI首席执行官吕程近日接受专访时表示,生成式AI已突破技术门槛,普通用户通过智能平台即可创作数分钟动漫短片,未来两年内有望实现20分钟级作品生成,甚至独立完成游戏开发。这一趋势预示着UGC(用户生成内容)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作为全球应用型AI领域的领军企业,CreateAI近一年来动作频频。2023年下半年,该公司先后获得《三体》与《金庸群侠传》两大顶级IP的独家开发权,为内容创作奠定坚实基础。今年8月,其在北京落成的亚洲最大动作捕捉基地正式投入运营,该基地配备国际领先的光学捕捉系统,可精准记录数百个动作节点的三维数据。9月25日,面向国内市场的"萌动AI"平台上线,用户无需专业背景即可通过文本描述生成动漫内容。
中国游戏产业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用户规模突破6.79亿。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愈发迫切。吕程指出,当前手游市场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竞争需要依托动作捕捉、AI生成等前沿技术。以《金庸群侠传》项目为例,该游戏包含数百套武功体系,每套武功需设计数十个动作,传统制作方式难以满足需求。
针对AI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吕程坦言仍处于起步阶段。他以动漫制作为例解释道,AI生成内容在场景连贯性、动作合理性等方面仍需优化。目前"萌动AI"平台已实现分钟级短片生成,但要在2026年底前支持20分钟长片创作,需重点解决多场景切换中的技术瓶颈。该平台在日本市场以Animon品牌运营时,已积累超过50万用户,验证了AI工具在降低创作门槛方面的有效性。
在谈到成功游戏开发要素时,吕程强调三个核心维度:内容创新、IP价值与制作实力。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其通过提升画面表现力重新定义行业标准。而《金庸群侠传》项目能获得市场关注,既得益于金庸十五部小说的丰富叙事空间,也源于公司自2021年起与金庸家族建立的深度合作。对于大型IP开发,AI更多扮演效率提升角色,实际制作仍需投入巨额资金和专业技术团队。
关于未来业务布局,吕程透露将围绕三大方向展开:深化《三体》《金庸群侠传》两大IP的跨媒介开发,构建游戏与动漫的协同生态;推出系列休闲游戏产品,计划两年内陆续上线;持续优化UGC平台功能。针对《金庸群侠传》的长线运营,公司参照《天龙八部》的持续迭代模式,计划通过定期内容更新保持用户粘性。
目前CreateAI在中日美三国拥有近400人团队,核心业务覆盖AI技术研发、内容制作与平台运营。吕程透露,公司计划在2027年实现整体盈利,预期年度营收将达数亿美元规模。这一目标既基于现有IP项目的商业潜力,也源于对AI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长期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