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公募基金行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围绕绿色金融主题展开产品布局。经过五年发展,相关主题基金规模持续扩大,业绩表现亮眼,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最新数据显示,名称中包含“绿色”“低碳”“ESG”“碳中和”的基金合计规模已突破980亿元,逼近千亿关口,创下近五年新高。
从规模变化来看,不同主题基金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含“绿色”字样的基金合并规模达384亿元,虽较2024年末下降11.69%,但较2020-2023年各年末均有显著增长;含“碳中和”字样的基金规模达280.21亿元,创近五年峰值;含“低碳”字样的基金规模为211.22亿元,较2024年末微增0.98%;含“ESG”字样的基金规模为112.34亿元,仅次于2022年末水平。四类主题基金合计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4.31%,较2020年增长近1.5倍。
业绩表现方面,绿色主题基金年内整体收益向好。截至9月21日,“低碳”“碳中和”主题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分别达33.24%和30.98%,“ESG”“绿色”主题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0.01%和6.37%。具体产品中,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C以107.27%、106.38%的收益率领跑;国寿安保低碳经济混合A/C收益率达86.36%、85.96%;嘉实绿色主题股票发起式A/C收益率达53.6%、52.93%。近三年维度下,四类主题基金平均收益率出现分化,“ESG”主题以16.86%领先,“低碳”“绿色”主题分别为4.11%和3.59%,“碳中和”主题则下降5.28%。
绿色债基领域亦不乏亮点。以兴业绿色纯债一年定开债券A/C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20年7月,截至9月21日累计收益率分别达19.95%和17.46%,展现长期配置价值。此类产品通过聚焦绿色债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稳健收益选择,进一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
政策层面,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持续完善。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基于中证ESG评价的“A系列”指数、上证180指数等宽基指数产品达162只,规模超2600亿元。证监会披露数据显示,绿色公司债券试点以来累计发行约8700亿元,碳中和债券、低碳转型债券等创新品种不断涌现,为市场提供多元化工具。
公募机构积极将绿色理念融入投研全流程。招商基金构建覆盖研究、投资、投后的ESG整合策略体系,推出符合ESG要求的基金产品,逐步提高绿色金融资产占比。博时基金则搭建ESG管理架构,完善ESG基金与绿色债券双产品系列,加强与长期投资基金合作,参与碳期货等工具创新。嘉实基金将ESG因素纳入REITs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投资决策到日常运营均融入绿色理念,保障基础设施项目ESG绩效。
业内专家指出,国家“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完善,为绿色投资提供长期制度红利。公募基金在绿色金融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随着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绿色金融细分领域将继续成为资本市场重要投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