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专访IRENA斯特凡诺娃:全球储能部署需电网改革发力 突破长时储能技术瓶颈

   时间:2025-09-19 21:21:23 来源:小AI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福建宁德举办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主论坛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行动联盟主任伊莉娜·拉多斯拉沃娃·斯特凡诺娃与宁德时代副总裁孟祥峰联合发布了《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完整报告。这份由IRENA首次以储能为主题发布的官方研究报告,因其编制过程中宁德时代作为核心成员的深度参与而备受关注。

2025世界储能大会现场

根据IRENA最新数据,201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公用事业规模光伏项目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下降幅度达89%,当前全球平均水平已降至0.04美元/千瓦时。同期电池储能成本也显著下降,目前平准化度电成本约0.15美元/千瓦时,且仍处于下行通道。在多个电力市场中,"光伏+4小时储能"组合的新建成本已低于传统燃煤或燃气发电项目。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达到582吉瓦,其中光伏新增452.1吉瓦,占比高达77%。这种增长态势直接带动了配套储能和独立储能系统的市场需求。然而IRENA特别指出,单纯依靠技术成本下降已不足以推动储能产业的大规模部署。

斯特凡诺娃在接受专访时分析,当前制约储能发展的三大瓶颈包括:电网并网环节的排队积压与线路容量限制、灵活性电力产品(如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快速调频等)的缺失,以及收益机制不明确导致的私营资本投资顾虑。她强调,在中国和全球市场,决定"光伏+储能"发展节奏的关键因素已从成本竞争转向电网改革与市场机制建设。

针对储能政策导向,斯特凡诺娃建议将重点从硬件成本控制转向系统能力提升。具体措施包括推进电网基础设施升级、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建立激励灵活性资源的市场机制等。她特别提到,中国在电网改革和储能市场培育方面的实践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报告特别关注了锂电池储能技术的演进方向。当前行业正致力于将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响应时长从传统范畴扩展至4-8小时,甚至探索更长时间尺度的技术突破。这种技术升级使锂电池有望成为长时储能领域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满足电网对跨日甚至跨周灵活调节的需求。

尽管目前长时储能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但业界普遍认为其发展潜力巨大。当被问及锂电池是否可能主导未来长时储能市场时,斯特凡诺娃表示,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将是长期趋势,但锂电池凭借其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下降空间,确实具备成为主流技术储备的潜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