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行业上市公司近期交出亮眼成绩单,成本优化与渠道升级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尽管行业整体需求未现显著扩张,但结构性机会与内部管理效能提升推动头部企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海天味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净利润达39.14亿元,增幅13.35%;安琪酵母以78.99亿元营收实现10.1%增长,净利润同比增长15.66%至7.99亿元;莲花控股表现尤为突出,营收同比激增32.68%至16.21亿元,净利润增长60.1%达1.61亿元。这三家企业的盈利指标均呈现明显改善趋势,与2022-2024年间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
成本端改善成为利润提升的关键因素。海天味业通过优化大豆、PET包材等原材料采购,配合生产流程再造,使毛利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40.12%。安琪酵母受益于糖蜜等主材价格阶段性趋稳及本土化生产,毛利率上涨1.8个百分点。莲花控股则通过产品结构升级,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3.56个百分点至25.81%。原材料成本下降直接转化为利润空间,安琪酵母凭借行业领先的市占率,在成本下行周期中展现出更强的定价弹性。
渠道重构策略显现成效。海天味业采取"大商战略",通过优化费用配置、库存管理及激励政策,重塑经销商体系。公司重点拓展B端市场,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2024年餐饮渠道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莲花控股实施"空白市场覆盖计划",两年内新增商超网点超2000家,现代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0.72%,线上销售更是暴增165.68%。其产品矩阵从传统低价味精向松茸鲜等高毛利新品转型,2024年多个零售渠道市占率提升3-6个百分点。
行业结构变革催生新增长极。基础调味品市场增速放缓至个位数,3716亿元规模中增长主要依赖零添加、有机等高端产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复合调味料市场以10.2%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2024年规模达1265亿元,占行业增量六成以上。火锅底料、预制菜调料等品类推动餐饮工业化进程,定制化调味品市场预计2025年突破千亿元,年增速超20%。海天等企业已开始布局该领域,通过绑定连锁餐饮客户拓展B端市场。
区域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安琪酵母国内业务增长2.1%至44.04亿元,而海外市场以22.6%的增速贡献34.62亿元收入。其埃及、俄罗斯等海外基地进入产能释放期,叠加全球烘焙业复苏,出口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国盛证券分析指出,当前成本周期与2015年相似,糖蜜价格因玉米替代效应及供给扩张跌至1000-1100元/吨,叠加产能投放高峰过去,折旧压力减轻,企业具备主动提价空间。
渠道下沉与品类创新形成双重驱动。莲花控股组建专业商超团队,重点拓展连锁超市、团餐等高价值客户,2024年餐饮渠道收入占比提升至35%。海天味业通过"千县计划"深化市场渗透,同时开发火锅蘸料、烧烤调料等新兴品类。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调味品线上销售占比突破15%,直播电商等新渠道贡献显著增量。
结构性机会仍将持续释放。勤策消费研究预测,随着餐饮连锁化率提升至22%,中央厨房模式普及将带动定制调味品需求。功能化产品如低钠酱油、减盐味精等健康品类,以及地域特色调料如川味复合酱,正在激活C端消费潜力。企业通过C端品牌建设与B端服务能力双轮驱动,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